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旁观性观察
【答案】旁观性观察,又称非参加性公开观察,是指记者亮明身份,直接在现场进行目击采访,从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场情景和事件的发展。这是最经常、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在这种观察中,记者一般不参与现场活动,也不介入争端,只是用眼睛像摄像机那样,机灵而客观地“摄取”现场的各种情景。
2. “走转改”
【答案】“走转改”,是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在新闻领域倡导联系实际、深入基层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这项活动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2011年8月共同提出,倡导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项活动致力于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等。
3. 采访路线
【答案】新闻采访路线,是我国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记者应遵循的采访路线包括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两方面:①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就是要求新闻采访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贯彻,是我国记者及其采访活动坚持党性原则的要求,也是记者及其所从事的新闻采访活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②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工作路线。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新闻工作的任务,确定了我国记者采访活动的工作路线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这是我国记者区别于西方记者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是搞好新闻采访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4. 新闻敏感
【答案】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工作者能不能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
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敏感来自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来自对形势、政策和报道思想的透彻了解,来自对情况、资料的积累和研究。在新闻采访的实践中,新闻敏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一触即发”,迅速抓住新闻事实; ②能“慧眼识珠”,准确鉴别事实的新闻价值所在及其大小; ③能“见微知著”,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④能“落叶知秋”,对某些重大新闻事实的出现作出科学的预见。
5. 政治方向
【答案】政治方向,即在新闻宣传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离开这两个基本点,我们的新闻宣传就无正确的政治方向可言。要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还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简答题
6. 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记者捕捉新闻线索离不开新闻敏感。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m 能从异常的情况中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线索。新闻线索常常出现在事物的变动过程中,有时这种变动不易被觉察,而只表现为一些细微的异常,但这些蛛丝马迹可能预示着某种重要的变化。记者如果不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那就会浑然不觉。相反,优秀的记者则会密切关注值得关注的风吹草动。
(2)能根据当前的宏观形势,高屋建领地发现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点。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人和事往往具有比较高的新闻价值。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事实(事件)中蕴藏的新闻价值,是记者具有新闻敏感的重要标志,这要求记者有开阔的视野。
(3)能敏锐地寻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时,新闻线索只是一些片断,一鳞半爪,不成系统,相互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现人们从未表现过的内在联系,就可能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优秀的记者常常能敏锐地发现人们熟悉的片断之间的新的联系,从而找到新闻线索,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形成的报道会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那些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常常是最受欢迎的。
(4)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捕捉新闻线索。新闻线索瞬间消逝,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就能完整地挖出新闻事实(事件)。记者如果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他即使感觉到某一事件有很强的新闻性,有时也会因为深感采访或写作的过程较为艰苦而犹豫不前甚至望而却步。
7. 简述录音采访的特点及其采访要求。
【答案】(1)录音采访的特点
录音采访是指电台记者采用录音机去采集广播新闻所需的音响。它的特点在于广泛运用各种实况音响,可以充分发挥人物讲话录音和其他实况音响的表现优势,在采录制作过程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现场感。
(2)录音采访的采访要求
①做好录音采访前的充分准备。详细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好提问的重点与采访的计划,避免录不到需要的材料。
②掌握好录音技巧,学会“一次性成功采录”的本领。许多重大的录音报道,既不能提前录音,也不能事后补录。在只能一次录音的场合,记者的录音技巧一定要熟练与过硬。
③深入现场,采录典型音响。典型音响是有个性特点、富有表现力、能充分说明意义的音响,它能使听众亲临其境,引人入胜。
④摆脱“音响十分清楚干净”的束缚。生活中充满各种声音,在录音采访时,很难找到一块没有任何杂音的地方。要突出报道中需要的主要声音,但不必排斥一切杂音。在不妨碍音响质量的前提下,有些杂音存在,更增加可信度。
8. 新闻采访中运用创新思维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新闻采访中运用创新思维,应当注意以下间题:
(1)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是思想认识上的升华。新闻采访中的创新思维,是建立在我们党一贯的新闻采访工作传统的基础上的。因此,不能背离这种优良的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把新时期的采访工作做得更好。例如,我们党的新闻工作所一贯倡导的深入调查、实事求是、全面辨证地看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都是今天所仍然需要坚持的。我们所要创新的,是突破那些不适应新时期社会情况的陈规陋习,是突破那些阻碍改革开放的旧观:念旧思想,是以当前新闻工作的特点创造出新的采访技巧和方法。所以,创新与继承二者是不矛盾的,也是不可分割的。
(2)正确处理创新与原的关系
新闻采访,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很强,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人民实际利益的严肃的工作。因此,新闻采访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例如,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新闻必须客观、真实、实事求是,新闻要尽可能用事实说话,做到迅速及时等。新闻采访中运用创新思维,也不能背离这些基本原,而是要更加生动、有力地体现这些原。创新可以标新立异,但不能异想天开。新闻采访中的创新思维,正是在维护新闻报道基本原的前提下,不断开拓新天地、新思想,采写出有新的时代特色的好新闻来。
(3)正确处理创新与真实的关系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和新闻采访工作的生命。无论新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