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影响共青团干部24种防御机制动用倾向的因素分析

关键词:团干部,防御机制,动用倾向,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积差相关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防御机制,是精神内在的防御机制的简称,它由一定的动机作用所发动,旨在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快。   最早提到防御机制问题的是S.Freud,后来A.Freud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随后各国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   Vaillant:他于1986年提出了三级有关研究防御机制的分类法,即:①成熟型防御机制;②非成熟型防御机制;③中间型的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目前,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分类方法。   Bond:他于1983年提出了有关研究防御机制的“自评问卷法”,编制了由88条、24种防御机制在内的“防御方式问卷(DSQ)”。DSQ的优点在于:①属自评问卷,消除了研究者间的信度问题,同时又不受研究者专业水平的限制;②条目所反映的防御机制是目前较公认的;③简单明了,便于操用;④条目较多,较全面地反映了防御机制的种类;⑤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路敦跃:我国学者,于1993年翻译并修订了Bond的DSQ,经初步验证,表明DSQ在我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推行。   近一两年,我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人的防御方式,目前重点放在青年学生中,并正在向企业发展,但对团干部的防御方式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点。本研究主要探讨:①团干部防御机制动用倾向的比较;②自然、社会、心理等因素对防御机制动用倾向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①为团干部的岗位培训提供心理学依据;②丰富我国当代青年的防御机制的量化研究;③为提高团干部心理健康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