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E 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 )之间的相关为零

B. 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 )之间相关为零

C. 误差分数(E )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

D. 误差分数(E )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答案】C

【解析】真分数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作为整个理论的支柱:①误差分数的平均数是零,即E 是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②误差分数与真分数相互独立,相关为零;③两次平行测验测量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第②、③条说明E 是个随机误差,没有包含系统误差在内。

2. 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者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即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是指( )。

A. 焦虑倾向

B. 反应定势

C. 应试技巧

D. 应试动机

【答案】B

【解析】反应定势亦称反应风格,是指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即由于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而使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

3 在能力测验中通常反映难度水平的指标 ,,,.在非能力测验如人格测验中类似的指标称( )。

A. 流畅性

B. 灵活性

C. 通俗性

D. 相似性

【答案】C

【解析】在能力测验中难度即是通过率,在非能力测验中,答案无正确之分,比如人格测验,那么在此类测验中,类似于难度的指标称为通俗性,即是大部分人所选择的答案是什么。

4. 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写进测验使用手册的是( )。

A. 测验题目

B. 信度证据

C. 效度证据

D. 测试对象

【答案】A

【解析】一般测验指导手册包含对以下问题的说明: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择题目的依据,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测验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方法,常模资料及信效度资料。

5. 在概化理论中,公式

对误差方差)表示的是( )。

A.G 系数 B. 系数

C.CV 系数

D.W 系数

【答案】B

【解析】用相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G 系数,它是测量目标的有效变异占有效变异与相对误差变异之和的比值。用绝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系数,它是测量目标自身的分数变异在全体分数变异中所占的比率,由绝对误差估计出来,计算公式为:

6. 下列不属于学习障碍鉴定方法的是( )。

A. 病源法

B. 诊疗法

C. 经验标准法

D. 标准参照法

【答案】C

【解析】学习障碍的鉴定有很多途径,其中比较常用的有:①病源法,这一方法主要是由医学界人士所采用,其目的在于探究学习障碍的病源因素,以作为提供有关预防措施的参与。②诊疗法,就是探查儿童心理过程上的优缺点,以作为补救教学的参考。③标准参照法,这种方法所着眼的并不是儿童的心理过程,而是在于了解儿童对某些知识、技能掌握与否。经验标准法是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之一。

(其中,为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为绝

7.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编制于( )。

A.1895年

B.1905年

C.1908年

D.1911年

【答案】B

【解析】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是比内和西蒙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需要于1905年编制而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

8. 下列测验中,属于非文字测验的是( )。

A.16PF

B.EPQ

C.EPPS

D.TAT

【答案】D

【解析】16PF 、EPQ 、EPPS 都是用文字编制的自陈量表,而TA T (主题统觉测验)是用内容模糊的黑白图片为测验材料,所以是非文字型测验。

9. 测验指导语一般由( )组成。

A. 如何选择反应形式

B. 如何记录这些反应

C. 时间限制

D. 给例题,有时告知被试者测验目的

【答案】ABCD

【解析】测验指导语包括:①如何选择反应形式;②如何记录这些反应;③时间限制;④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是否允许猜测等);⑤例题(当题目形式比较生疏时,给出附有正确答案的例题十分必要);⑥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

10.K —R20公式、K 一R21公式有别于克伦巴赫a 系数的是,它们只能用于( )。

A. 多项选择题

B. 是非题

C. 简答

D. 论述题

【答案】B

【解析】K —R20公式、K —R21公式由库德(G .F.Kuder )和理查德逊(M.W.Richardson )于1937年提出的,仅适用于(0、1)记分的测验。B 项的是非题即是(0、1)记分的测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