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农业经济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在中国该如何构建利用和配置水资源的机制?
【答案】(1)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
水资源既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应该在水资源配置和利用过程中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①农村生活用水
自我抽取地下水或担取河水,水的市场无法建立。
②农业用水中
采集天然降水,这就形小成市场,还需政府支持; 农民抽取地下水和河水,这些水属于公共资源,也小能够形成市场,但可考虑通过政府收取水费的办法,来调节农业上的用水量。
③节约农业用水策略
a. 按用水量来收费; 有些农民的灌溉用水来自于灌区供水,就要让农民承担部分供水成本。 b. 收获的水费应用于补贴节水灌溉的设施和设备,从而使节水农业变为现实。
(2)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
中国水资源在地区和季节的分布上都表现为严重的不均,要充分地利用水资源,就要对水资源进行拦蓄和输送,水资源的跨流域或跨地区调配是符合效益原则,有利于经济发展。建立水资源重新配置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水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资源,单纯的市场机制可能会造成水资源配置的失灵。国家必须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以促使用水单位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均衡利用。只有政府和公共则力才有可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4)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
①如果农业节水技术能够形成有形的商品,则市场力量会推动这类技术的进步。这类技术进步多触角,多方位、反应快、周期短,效益好。
②如果农业节水技术不能够形成有形的商品,农业节水技术就难以商品化,则推动这类技术进步的力量将主要来自于政府。这类技术进步是非市场经济的产物,往往反应慢,时间滞后,周期长,科研投资不能直接收回,但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较大,许多农业节水技术具有这类性质。
2. 什么是农业? 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答案】(1)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本质
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2)农业的根本特性
①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
农业是利用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过程进行的生产,是生命物质的再生产,因而也是有机体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人类通过劳动可以改变这些有机体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或者直接干预其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从而获得自己生活、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
②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
农业生产者在特定的社会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借助一定的生产下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具体的生产活动,以获得所需要的农产品
农业生产者利用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以及通过交换获得的其他生活和生产资料,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还可以不断进入下一个生产过程,保持农业生产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③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
由农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这一根本特性派生出了农业中运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结合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性,以及联合生产、外部性、公共产品性、弱质性和不稳定性等一系列特性。
3. 契约关系的类型有哪些? 请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契约关系类型和特征。
【答案】(1)契约关系的类型
①古典契约关系
a. 权利义务关系:契约条件在缔约时就得到明确详细的界定,并且界定的当事人的各种权利和义务都能得到准确的度量。
b. 契约方关注点:不关心契约关系的长期维持,只关心违约的惩罚和索赔。
c. 交易双方特点:交易是一次性的,交易完成后各方“形同路人”。
d. 矛盾协调方式:契约各方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协调。
②新古典契约关系
a. 契约方关注点:关心契约关系的持续,并且认识到契约的不完全性和日后调整的必要。
b. 矛盾协调方式:如果发生纠纷,当事人首先谋求内部协商解决,如果解决小了再诉诸法律,强调建立一种包括第三方裁决在内的规制结构。
c. 契约典型特征:契约策划时即留有余地; 无论是留有余地还是力求严格筹划,契约筹划者所使用的程序和技术本身可变范围就很大,导致契约具有灵活性。
③关系型契约关系
a. 契约方关注点:强调专业化合作及其长期关系的维持,契约当事人都愿意建立一种规制结构来对契约关系进行适应性调整。
b. 矛盾协调方式:各方通过契约及背后的权威规定各自的行为规范,实现一定的利益规制和行为协调。
(2)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契约关系类型与特征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契约关系类型与特征如表所示。
表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契约关系类型与特征
4. 试分析人口、人力资本积累、自然资源、环境和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案】(1)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①人口增长对农业的影响
a. 从资源方面来看,人口过多,人均资源量的进一步降低,使农业资源负担过重,削弱人均产出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b. 从环境方面来看,人口过多将增加资源利用强度,破坏生态系统,为满足人口群体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产生各种环境问题。
c. 从社会方面看,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严重,进而会加速人口的聚集和迁移,引起城市化质量下降、失业增加、治安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②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现代农业对农业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因而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对于农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自身上的各种知识、技能及体力的存量。人力资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人力资本积累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改善人们的收入分配状况。
(2)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