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787艺术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的真实

【答案】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其内涵包括三方面: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艺术中的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再现,仅在视觉或听觉上感到它们的真实存在; 艺术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是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的统一,通过对现象的真实反映达到对本质的把握; 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实。

2. 学堂乐歌

【答案】学堂乐歌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也有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兴起于清末,这时随着“新学”的举办,在新式学堂里开设唱歌课蔚然成风。这种在学堂中传唱的填词或自创歌曲,即成为学堂乐歌。

3. 写实

【答案】写实,又称“写实性”,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写实性表现为:①忠实于生活本来面貌,把描绘的目光集中在普通人身上。正如别林斯基所指出的,现实主义文学要“忠实于生活的现实性的一切细节、颜色和浓淡色度”,因此,“它的显著特色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如油画《打石工》、话剧《茶馆》、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等,都是根据现实生活塑造的,都以生活的本来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达到了合乎生活本来面貌的真实性。②艺术家依照现实本身的逻辑真实地描绘现实,“即使这真实同他个人的喜爱不相符合”,占支配地位的是生活本身的逻辑而不是作者的喜好和愿望。代表作家作品有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羊脂球》等。

4. 意在笔先

【答案】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清代画家方薰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5. “师造化”理论

【答案】“师造化”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强调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理论代表。它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如隋代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心师造化”,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师造化”理论在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并不否认“心”的作用,不排除主观情感意志的融入。它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

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6. 艺术作品的内容

【答案】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精神性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7. 格调

【答案】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格调高雅的作品一般说具有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还体现出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格调统一起来,才能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格调高低与艺术作品的种类无关。格调高低不仅在于表现什么,也在于怎样表现。

8. 灵感

【答案】灵感是创造活动中的特殊思维形式。灵感是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灵感的产生建立在平时艰苦思考的积累卜,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稍纵即逝等特点。历史上灵感曾经被神秘化,但灵感是有客观规律和物质现实基础的。

9. 主体性

【答案】主体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甚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主体性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10.表现说

【答案】表现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和艺术本质的学说,它与“模仿说”直接对立。“表现说”形成于20世纪初,创始人为意大利的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在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相互关系中,突出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决定性作用,认为艺术作品在本质上是艺术家主体生命意志的表达和外化。同时,表现说认为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而情感的表现就是直觉的表现,是与外在形式无关的心灵活动。克罗齐美学理论的核心论点就是“艺术是直觉”。克罗齐的表现说把艺术和审美作为人类一种最重要的精神活动,着力探寻艺术和审美的独特规律,这对后世美学有着重要启示。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表情艺术?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答案】(1)表情艺术

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任何艺术样式都必然要表现情感,但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艺术样式,同其他艺术样式相比较,能够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地表现内心情感,袒露人的心灵。因此,人们常将音乐、舞蹈这两门长于抒情的艺术称作表情艺术。

(2)表情艺术的种类

①音乐艺术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

②舞蹈艺术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

12.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

【答案】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艺术并不是都与经济基础处于相同的距离,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

(2)艺术在上层建筑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方式与经济基础发生关系。

(3)艺术相互间在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和方式上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突出体现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的不同距离上:

①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中,有些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哲学,也应包括艺术和文学等;

②另一些意识形态属于前一类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即那些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和基础关系非常密切或比较密切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政治、法律以及道德。

13.近现代艺术理论关于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近现代艺术理论关于艺术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2)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和视听艺术(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