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东克尔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1945)说明( )。

A.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难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B. 因为天花板效应,数据很难被解释

C. 男性与女性在大多数问题解决测验中的表现相同

D.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容易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答案】A

2. 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

A. 语音知觉

B. 词汇理解

C. 句子理解

D. 文本理解

【答案】D

3. 视觉系统内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这是因为( )。

A. 侧抑制的作用

B. 感受野的作用

C. 脑区功能定位的作用

D. 髓鞘化的作用

【答案】A

4. 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

A. 罗森塔尔效应

B. 安慰剂效应

C. 反应定势

D. 肯定偏向

【答案】A

【解析】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的现象。罗森塔尔用一个实验论证了实验者效应的存在,故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在本题中,班主任被告知某些儿童智力超常,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会以各种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这些所谓的智力超常者,从而使得他们的智商分数在后来的测验中果真得到提高。

5. 库柏(LA.Cooper )和谢帕德(R.D.Shepard )在“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每种反应都包括最基本的选择反应时即基线反应时,反映基线反应时的刺激旋转角度是( )。

A.0°

B.90°

C.180°

D.270°

【答案】A

【解析】库柏和谢帕德采用不同旋转角度的刺激让被试来判断它们是否与靶刺激相同,然后根据被试所需要的判断时间长短来考查表象这一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在呈现刺激时,00刺激反映了被试的基线反应时。

6. 霍尔瓦一多尔曼仪常用于测量( )。

A 深度知觉

B. 时间知觉

C. 活动知觉

D 似动知觉

【答案】A

【解析】霍尔瓦一多尔曼设计的深度知觉仪也称霍尔瓦一多尔曼知觉仪,是用来检验深度知觉敏锐度的仪器,主要用来作为一种选择测验以淘汰那些不符合深度知觉要求的航空候选人员。

7. 棒框仪通常用来研究的问题是( )。

A 注意分配

B. 手眼协调

C. 知觉—动作学习

D.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答案】D

【解析】棒框仪是用来研究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实验仪器。研究注意分配的实验仪器是注意分配仪。研究手眼协调能力的实验仪器是手指灵活性测验仪。研究知觉一动作学习的实验仪器是迷宫。

8. 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

A. 《定量分析手册》

B. 《心理学大纲》

C. 《实验心理学》

D. 《心理物理学基础》

【答案】C

【解析】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实验心理学》,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Turing 检验?

【答案】A.Turing 是杰出的英国数学家,1950年在其发表于Mind 杂志上的名作《计算机与智力》一文中提出了一种特殊的思维实验,研究了一种特殊的模拟游戏。其过程称为Turing 检验,用其来说明计算机是否能思维的问题。其具体内容如下:

(1)参加游戏的有3个游戏者—计算机、人和“试验者”。有2个联系渠道把‘“试验者”跟人和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计算机装有相应的程序,游戏示意图如图:

图 Turing 的模拟游戏图

(2)试验者游戏的目的是,通过电传打字机提出问题,根据对这些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作出结论,是谁回答了这些问题,是人,还是装有“思维程序”的计算机。容许“试验者”提出任何问题。人当然会尽可能好地向“试验者”证实他是“真正的”人,而计算机的任务则是尽可能逼真地模拟人的思维。经过若干次回答以后,如果“试验者”不能可靠地辨别谁是计算机谁是人,那么,计算机的思维程序就通过了检验,就可以说计算机是能思维的。古则,就证明计算机不能思维。

(3)实际的检验表明,“试验者”遵循不同的标准来解答他在同谁进行对话这一问题,会对“计算机能否思维”这一问题导致不同的答案。如果“试验者”有一套事先规定的形式标准,他根据这些形式标准不能解答同谁进行对话的问题,那么,结论就是:计算机能思维。如果“试验者”遵循的是非形式的标准,那么要编制一个能进行交谈

(这种交谈十分类似同人的对话)的程序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