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闻选择的意义和依据。
【答案】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因为新闻和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实质上新闻选择就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
(1)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对于新闻传播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是无须多言的。从新闻传播的数量看,大干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总比所有新闻媒介能够承载的新闻事实的信息要多得多,对无穷尽的事实除了加以比照和取舍,别无他法。从新闻传播的质量看,传播者和决策人总是以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选择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品的首要依据,受传者也总是以自己特定的标准取舍新闻,从而使新闻选择成为不可避免。从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看,新闻选择是其维护自身机制、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没有正确的新闻选择,新闻媒介既不能满足受传者的需求,又不能完成创办人赋予的使命。
(2)新闻选择的依据
在实施新闻选择过程中,传播者要受到传播环境和传播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传播环境包括媒介生态和传播生态两个方面。媒介生态指媒介生存与运作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国际环境,如经济的繁荣或贫瘩、政治的民主或专制、文化的进步或落后、社会的开放或保守、国际关系的紧张或缓和等。传播生态指新闻体制、法制、规章、社会心理等与传播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及交通、通讯、物资供应等同信息物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条件。所有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与规范着新闻选择的运作。
传播控制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政党、社会集团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制裁等手段的控制,也包括社会舆论与行业组织的监管,还包括传媒内部新闻自由体制的调控。
2. 辨析:根据西方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新闻媒介具有横扫一切、难以抵御的传播威力,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
【答案】题中观点是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研究中的“魔弹论”,又称作“靶子论,,、“皮下注射理论”。该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的许多提法是不合理的。具体分析如下:
(1)此观点属于西方早期新闻传播理论中的强效果论,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它的产生和流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传播现象密切相关,也由此导致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2)按照“魔弹论,,的观点,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而受众则是被动的。
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传播效果直接而明显。而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表明,受众是复杂的、能动的、有自主性的行为主体,会出于自身需要对“信息子弹”进行选择和评价并决定是否接纳。现代政治传播研究也表明,受众对于宣传信息必须先入,入口,入脑,才能发挥作用。
总之,“魔弹论”的产生没有科学的根据,它过分夸大传播效果,忽略了影响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因素。另外,它完全否定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能动性,片面地认为受众是消极的、被动的,可以被传播任意影响和改变的。所以,这种理论只是特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魔弹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大忌。
3. 简述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答案】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介与舆论之间建立起一种天然的、密切的关系。新闻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特性,不时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中。这种介入,构成了它与舆论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反映并代表舆论
分散的个人意见要公开表达、参与大范围的社会讨论,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也要公开表达才能作用于社会,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公众意见。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新闻媒介履行的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大众传播,对社会全面开放,其传播涵盖范围之广、公开性程度之高都是其他传播渠道所难以比拟的。同时,它的传播又是持续、大规模的运作。
(2)引发舆论
舆论要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即公众必须首先了解、认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信息,才有可能发表意见。实际生活中,人们所接受的来自外界的重要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媒介,甚至可以认为:人们对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定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3)引导舆论
新闻媒介的主要功能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大量准确、及时的信息,供人们了解外界变化,引为决策参考和行动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介在舆论形成中只是个材料供应者和意见反映者,也不仅是个问题设置者,事实上,现代新闻媒介很多情况下已上升为舆论的积极引导者。这种引导主要体现在两点:
①通过持续小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
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由上述三个方面可以发现:新闻媒介的确与舆论紧密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这就提醒我们,在认识舆论强大社会功能的同时更要明确新闻媒介在其间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导向作用。要善于正确利用这种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的积极正面的作用奠定基础。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社会变迁的当代中国,这一点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4. 简述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的作用。
【答案】新闻五要素是指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y (原因)。
(7)明确新闻五要素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弄清每一个事实的五个W 是弄清每一个事实的基本前提。新闻五要素是弄清每一个事实的阶梯。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有必要从五个方面一一核对清楚,以此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2)明确新闻五要素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写作中,能做到全面、简洁。最早的新闻导语就是把五个W 都浓缩在一个段落里,称为“小结论式的导语,,。
(3)明确新闻五要素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虽然所有新闻都必须明确地交代五要素,但不同体裁对五要素有不同侧重点。消息,尤其动态消息侧重发生了什么(what ),通讯的侧重点是经过或过程(how 深度报道的侧重点在揭示原因(why )。
5. 简述当前世界新闻学的几个主导性理论。
【答案】当前世界新闻学主要由四种主导性理论,包括: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①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它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 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②主要观点:
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报刊和政府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中的关键性问题。主张报刊独立自主,只对法律和社会负责,政府的惟一职责是保护新闻自由。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监督政府,最主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地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③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崇尚并提倡客观性报道,但支配西方报刊的却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该理论面临的危机所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性的矛盾,在新闻事业中表现为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
(2)社会责任论
①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仍是自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