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等相关文件均提出我国电子政务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是实现政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逐步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因此建立标准规范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平台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然而由于项目前期对需求把握不清、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脱节等诸多原因,许多数据交换平台项目建设失败,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通过信息化工程监理,可以大大降低了项目失败的风险,为电子政务工程保驾护航。国家标准GB/T 19668.1-2005《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以下简称总则)给出了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技术参考模型,为信息化工程监理提供了依据。《总则》是纲领性的文件,对信息化工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然而针对某一类具体工程的可操作性不强。监理规范技术参考模型中提出了监理的4个阶段、N类监理对象和6项监理内容,本课题研究是对《总则》的贯彻和扩充,研究的监理阶段是标阶段、研究的监理对象是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类项目、研究的监理内容是质量控制,研究成果对实际监理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首先提出了监理质量控制体系,分析了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现状和质量问题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采取在招标阶段加强质量控制的解决措施。分析了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项目成功的7个关键点,归纳总结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功能模型和数据交换平台软件质量因素树。规范了电子政务工程招标阶段监理流程,提出监理机构通过招标文件评审与合同评审两个关键点控制,对数据交换平台项目招标阶段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为数据交换平台类项目的监理提供参考。在南宁市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北京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项目中,通过对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招标、合同文件中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规避风险,通过招标引入了优秀的集成商,为项目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