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2.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3. 语法功能

【答案】语法功能是指语法单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与相互之间的组合能力。不同的语法单位,语法功能不尽相同。例如,语素的主要语法功能是构成词,词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短语的语法功能是构成句子。语法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语法的规则,二是指关于研究语法规律的语法学。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类:词法指的是词的构造和形态的规则; 句法指的是词构成句子的规则。

4. 十三辙

【答案】十三辙是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使用的十月个韵部。辙,又称辙口,合辙就是押韵。辙本是车轮轧出的痕迹,合辙就是用顺辙行车来比喻声音和谐顺口。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称为“婆娑辙”、“言前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三千辙”。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5.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6.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7.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8. 复合词

【答案】复合词是指由不同的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最能产的构词格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由这一形式构成的。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类型。

二、填空题

9. 现代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是横、竖、点、折_____。

【答案】撇

【解析】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又称“札字法”。

10.词汇的基本属性为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系统性、历史性、多源性

11.语言功能区主要存在于人触大脑的_____半球。

【答案】左

【解析】人类的左右大脑各有分工,左半球控制者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______》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也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于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它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13.普通话d 和m 是最小的能够辨义的语音单位,分属于两个不同_____。

【答案】音位

【解析】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有些音素的不同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要看做不同的音位。d 和m 能够区别意义,因此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

14.古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现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

【答案】文言; 白话

【解析】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这种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通常称作文言或文言文。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一一白话产生了。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

造了条件。

15.金文主要指通行于_____时代青铜器上的文字。

【答案】西周

【解析】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特点是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16.词汇的核心部分是______词汇。

【答案】基本

【解析】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它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其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