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党史804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伊犁条约》

【答案】《伊犁条约》是清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78年6月,清政府派崇厚前往俄国谈判索还伊犁的问题。崇厚在沙俄的胁迫愚弄下,于1879年10月2日擅自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清政府拒绝批准该约,改派曾纪泽兼任驻俄公使前往俄国改订条约。经过半年多的反复交涉,双方代表于1881年2月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根据这一条约,中国收回被俄国侵占的伊犁地区,取消了崇厚所订条约中割让特克斯河流域和松花江航船到伯都纳等条款,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以南以北两岸的原属中国的大片领土被划归俄国。

2. 强学会

1895年8月在北京成立。1895【答案】强学会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组织的第一个政治团体。

,倡导维新变法,提出开议院的政治主年10月成立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刊《强学报》

张。1896年北京强学会遭封禁,上海强学会也随之解散。

3. 中原大战

【答案】中原大战是1930年3月至11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军同国民党西北军冯玉祥部、晋军阎锡山部等在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境内进行的战争。1930年3月,阎、冯、桂三派将领联名通电反蒋。4月,蒋介石下讨伐令,空前规模的军阀混战在中原地区全面展开。9月中旬,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率军入关。11月初,中原大战以反蒋各派的失败而告终。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

4.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以及列席会议64人。会议着重听取和讨论了毛泽东所作的报告,特别是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分析了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了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对党的政策,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在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属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及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特别提醒全党要戒骄戒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及糖衣炮弹,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禁止对党的领导人的个人崇拜。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惟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 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由毛泽东主持隆重开幕,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经过充分讨论,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会议选举毛泽共同纲领》

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还有其他四项决定: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平,并改名为北京;②采用公元纪年;③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国旗为五星红旗。在各章中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及政权机关、经济政策、军事制度、外交政策、文教政策的总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政治组织形式上的一个创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6. “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是指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而组成的以皇族为中心【答案】

的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撤裁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在13名内阁大臣中,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此一第一届责任内阁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出台,表明立宪运动完全失败,并引起了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

7.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是指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和平

,召集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各民族党派为抗战后的和平建与民主呼声的压力下,根据《双十协定》

国大业在重庆举行会议。参加会议人员在政治上实际代表中国社会中左、中、右三派,会议是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国家政权主张关于中国前途的一场较量,会议中讨论的焦点是军队问题和政权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政府组织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军事问题宪法草案问题等5项协议。这些协议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制度和内战政策,贯彻了和平民主的根本原则,在当时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的。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使得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的认识,为共产党争取了更多的支持力量,同时这次会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十分突出的采取合法形式与当局进行斗争的范例,通过这次会议,共产党争取了中间势力,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临时政府宪法。3月17日由临时大总统正式公布。主要内容有: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③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及

被选举等权利;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国家机构的体制上采取责任内阁制;④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国务院副署才能发生效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进一步传播了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它虽没能制止袁世凯窃权独裁,但对于动员社会舆论、防止帝制在中国复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9. 学衡派

【答案】学衡派是在1922年出现的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学派。因在东南大学创办《学衡》月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吴宓、梅光迪及胡先舖等人,他们都曾有过赴欧美留学的经历,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标榜,自称其刊物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学衡》杂志的停刊,学衡派也相应解体。

10.黄埔军校

【答案】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建的军事学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市珠江中的黄埔岛上而得名。1924年6月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由苏联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共招收了六期学生。黄埔学生军曾参加东征及北伐战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1.“苏报案”

【答案】苏报案是清末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6月,上海租界的工部局派巡捕到《苏报》馆捕人,章炳麟和邹容先后入狱,发生了震动一时的“苏报案”。清政府要求工部局将章、邹等引渡,解送南京审讯。列强担心这会影响他们在租界内的特权,拒绝引渡。最后由租界会审公廨,判决章炳麟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苏报案”发生后,革命分子将《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

,各地交相翻印,进一步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 革命书》收集在一起,题名《章邹合刊》

12.联省自治

【答案】联省自治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胡适。他们认为,中国的乱源是中央政府权力太大,导致地方争夺,军阀混战,主张扩大地方和民众权力,实行“省民自决主义”,建立“联省自治共和国”。这种思潮被一些地方军阀拿来作为巩固地盘和对抗中央政权的理论基础,并发起联省自治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联省自治运动随之结束。

二、论述题

13.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论战有什么历史作用?

【答案】(1)主要问题

①要不要维新变法:维新派依据生物进化论和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说的观点,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顽固派则根据“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反对改变封建制度的变法维新;

②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派指出君主专制是中国贫弱的根源,兴民权,开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