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党史804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党史804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党史804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9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党史804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15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党史804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21 2017年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党史804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28

一、名词解释

1. 《穿鼻草约》

【答案】《穿鼻草约》即鸦片战争中,英国代表义律私拟的一份议和草约。鸦片战争爆发不久,道光皇帝便向英国求和,于1840年11月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英国代表义律私拟

,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等地通商,归还定海等。了《穿鼻草约》

这只是义律单方方面的行动,中英双方未正式签约。事后,两国政府都不承认这项草约。

2. 科学与玄学论战

【答案】科学与玄学论战是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思想界的又一次大交锋,又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或叫做“人生观之论战”。其核心问题是讨论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并引发出人们对科学与玄学、物质与精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诸多问题的讨论。论战缘起于1923年2月张君劢发表“人生观”演讲,到同年张发表长文反击丁文江的驳斥;从1923年5月梁启超作《关于玄学科学

,到同年吴稚晖发表《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其间科学派、玄论战之“战时国际公法”》

学派双方人物纷纷登场,论战愈演愈烈。1923年11月陈独秀为论战文集《科学与人生观》作序,

,直到1924年岁末,“科玄”论战发展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邓中夏发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

史观派三大派的思想论争。

3. 《(共产党人)发刊词》

【答案】《(共产党人)发刊词》是毛泽东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为党建刊物《共产党人》写的著名发刊词。发刊词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以来在党的建设上的历史,提出了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泛群众性以及在政治、思想、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第二部分是主要阐述了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各自的基本问题之间其相互关系。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共产党人)发刊词》总结了共产党十几年的历史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4. 国民党一大

【答案】国民党一大是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宣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

标志着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5. 练军

【答案】练军是清末编练的军队。清政府为制约防军势力,咸丰年间开始改编绿营兵。1866年,总理衙门大臣奕沂首先在直隶辖内的绿营兵中挑选部分士兵,其军制饷额仿照湘、淮军制,以简器械、勤训练为原则,故称为“练军”。后各省相继仿行。练军多使用新式武器,镇驻战略要地和交通要区,清政府重视练军胜于防军。至1898年,各省防军、练军总计36万余人。

6. 《新青年》

,后改称《新青【答案】《新青年》是1915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月刊。原名《青年杂志》

年》。它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宣传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到五四运动后期,《新青年》以宣传马列主义为主,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理论条件。《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7. 洪仁矸

【答案】洪仁讦(1822~1864), 广东花县人,是“拜上帝会”的最早成员之一,也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之一。1856年,天京事变后,他从香港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洪仁幵

,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科学技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资政新篇》

术,并在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新的主张,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斗争纲领。洪仁矸的建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农民战争相比,在原有的平均主义理想是一个大的进步。天京陷落后,洪仁开在江西被俘,不屈被杀。

8. 上海小刀会起义

【答案】上海小刀会起义是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在会首刘丽川的领导下,在上海发动的一次起义。起义军占领了上海县城,杀死了上海知县袁祖德,活捉署理上海道吴健彰,建号“大明太平天国”;起义军还发布文告痛斥清政府的黑暗腐败统治。1855年2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围攻下,小刀会被迫放弃上海县城。在突围时,刘丽川壮烈牺牲,起义失败,一些起义军参加了太平军继续战斗。

9. 国民会议运动

【答案】国民会议运动是孙中山晚年接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从事和平救国而唤起民众的一次全国性的政治运动。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后,孙中山应邀北上主持大计,并发表《北上

,提出应先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统一与建设。国民会议运动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国共宣言》

两党共同领导人民群众,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夺取解决国事权利的斗争,广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宣传,中国共产党支持孙中山北上,并于11月发表宣言,指出在全国正式政府未成立前,国

民会议预备会议应该是号令全国的总机关。这个主张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于是国民会议运动汇合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

10.《应诏统筹全局折》

【答案】《应诏统筹全局折》是1898年1月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六书。主要内容是请求光绪皇帝厉行变法,指出当前有三件急事:一日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日设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日开制度局而定宪法。这是康有为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的变法的具体措施。《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

11.平壤战役

【答案】平壤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在朝鲜平壤的一次重要战役。1894年7月,日军在汉城附近牙山袭击清军后,即组织兵力,由山县有朋率领,分四路包围平壤。时该城由叶志超、左宝贵、马玉岜、卫汝贵等率清军一万五千人驻守。自9月15日起,日军分三路发动总攻。东路日军从正面进攻,马玉岜部抵死相拒,数次击退敌人;西路日军偷袭西南门,卫汝贵部奋力迎战,毙敌多人;北路日军强攻牡丹台和玄武门,左宝贵登城指挥,身负重伤仍坚持督战,后中炮牺牲,玄武门破。叶志超弃城溃逃,渡过鸭绿江,平壤失陷。

12.《孙文越飞宣言》

【答案】《孙文越飞宣言》是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在上海联合发表的宣言。1923年1月,苏联特使越飞来沪与孙中山会晤,商讨关于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

,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国革命等一系列问题。26日,双方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

二、论述题

13.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何?通过论战,革命派暴露出了弱点?

【答案】(1)论战内容

1905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是围绕三大问题进行:

①要不要“反满”并用暴力推翻清王朝是这次论战的中心。革命派论证了民族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认为清政府已经是“洋人的朝廷”,不以暴力推翻它,中国就不会进步;立宪派则认为,满汉已经融合,政府恶劣但可以立宪,而革命势必引起内乱,招致列强干涉,中国将被瓜分。

②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革命派认为“兴民权,改民主”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的出路所在,中国人民一旦摆脱专制制度,是有能力实行民主政治的;立宪派则认为中国民智未开,还不具备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条件,应该先实行君主立宪,培养国民的民主精神。

③封建土地制度是否应当改革。革命派认为,只有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才能使人们积极生产,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立宪派则认为土地是“国本”,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不能改变。

(2)论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