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集美大学水产学院616微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可结晶片段。

【答案】可结晶片段是木瓜蛋白酶水解

当于的和

等功能。

2. 蛋白胨。

【答案】蛋白胨是将动、植物蛋白质经酶消化后的有机物,具有肉香的特殊气息,其富含有机氮化合物,也含有一些维生素和糖类,可以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原料。

3. Ashby 氏无氮培养基。

【答案】Ashby 氏无氮培养基是一种以甘露糖为碳源,不加任何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高效分离土壤中能自生固氮的固氮菌属等细菌。

4. 叶面微生物。

【答案】叶面微生物是指生活在植物叶面上的附生微生物。

拮抗。

答:拮抗是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他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它们的一种相互关系。

5. 真细菌。

【答案】真细菌是指除古细菌以外的所有细菌,多数为单细胞,呈球状、卵圆形、杆状或螺旋状,有的含细菌色素,具有坚初的细胞壁,外形较固定,有非运动型或极生鞭毛和周生鞭毛运动型。如链球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等。

6. 硝化作用。

【答案】硝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和无机化能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7. 放线菌。

【答案】放线菌是指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8. 石炭酸系数。

【答案】石炭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化学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

铰链区二硫键近N 端所形成的3个片段之一,相受体功能区,可形成结晶,其无抗原结合活性,但具有固定补体、结合

同效的石炭酸(苯酚)的最高稀释度之比。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min ,供试菌为伤寒沙门氏菌。

二、简答题

9. 试比较古生菌、细菌和真核生物间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生菌、细菌和真核生物三者间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10.青霉素为何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 其抑菌机制是什么?

子中肽桥的生物合成。 【答案】(1)青霉素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是因为: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肽聚精分

(2)抑菌机制是: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D-丙氨酰-D 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即:它们两者可相互竞争转肽酶的话性中心。转肽酶一旦被青霉素结合,前后2个酞聚糖间不能形成肽桥,因此合成的肽聚糖是缺乏机械强度的“次品”,由此产生了原生质体或球状体之类的细胞壁缺损细菌,在处于不利的环境时,极易裂解死亡。

11.什么是人畜共患病?有何重要性?试举例加以说明。

【答案】(1)人畜共患病的定义: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

(2)举例如下:

如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

12.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答案】当一个细菌进入机体时:

(1)首先受到生理屏障的阻挡,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2)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与吞噬细胞及NK 细胞的杀灭;

(3)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 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等;

(4)激活T 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包括CVTL 的直接杀伤及TD 分泌CK 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主,包括CTL 、NK 、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聚集、细胞与CK 共同造成的免疫炎症。最终将细菌清除。

13.简述微生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在当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有多种关于微生物的技术已应用于现代农业。技术有:

(1)以菌治害虫和以菌治植病的生物防治技术;

(2)以菌增肥效和以菌促生长的微生物增产技术;

(3)以菌作饲料和以菌当蔬菜的单细胞蛋白和食用菌生产技术;

(4)菌产沼气等生物能源技术等。

14.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对机械抗性、溶菌酶和碱性染料敏感性的差异,并解释可能的机制。

【答案】(1)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对机械抗性、溶菌酶和碱性染料敏感性的差异是: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机械抗性强,容易被溶菌酶所裂解,且对碱性染料敏感度强,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则刚好相反。

(2)可能的机制是:由于革兰氏阳性菌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其机械强度大,高含量的肽聚糖易被溶解酶所溶解致死细胞裂解,且革兰氏阳性菌在遇到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其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紫色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彼内、反之,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故其机械强度低,不宜被溶菌酶裂解,也不能阻挡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溶出,而使细胞退成无色。

15.如何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它有何理论与实际应用?

【答案】(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