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自从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学习方法的使用以及由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逐渐向以学习者自身为中心的模式转换。1975年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发表了“善学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之后,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就逐步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首先学者们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定义和归类,其次,大量研究表明,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尤其是在阅读理解方面。阅读是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读者与文章互动的过程,因此读者本身以及文章都是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研究相对于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来说,在科技类文章与文学类文章的阅读方面是否有不同的影响,以及不同专业(文科生和理科生)和性别的读者,他们在阅读策略的使用中会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14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参加了此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个部分:学习者个人信息问卷以及英语阅读策略问卷。笔者使用了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使用阅读策略,分别是情感策略(M=3.461)﹑认知策略(M=3.333)﹑元认知策略(M=3.1128)和社会策略(M=2.4858)。其中最常使用的几种策略分别是认知策略中的略读(M=3.986)、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M=3.819)、元认知策略中的集中注意力(M=3.892)等,而最不常用的策略是与他人合作(M=2.1702)。
2.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四种策略上(元认知﹑认知﹑情感以及社会策略)整体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女生对于各种策略的使用情况要有优于男生。在某些策略的使用,比如:制定并执行阅读计划(p< .05)、选择适宜难度的阅读材料(p< .01) 、 对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 (p< .01) 、 鼓励自己 (p< .05)、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p< .05)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将对此差异作比较详尽的解释。
3.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四种策略上(元认知﹑认知﹑情感以及社会策略)整体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理科生的情感策略平均值(M=3.625)要高于文科生(M=3.395)。某些策略的使用,比如:选择阅读材料 (p< .05) 、在阅读过程中克服焦虑,调整情绪(p< .05)、使用归纳、推理等手段帮助理解( p< .05) 、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p< .05)以及参与小组讨论(p< .05)等策略的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将对此差异作比较详尽的解释。
4. 有声思维表明,对于文学类文章与科技类文章的使用策略有所不同。读者对于科技类文章使用最多的是情感策略,被采访者普遍认为科技类文章要比文学类文章难度更高,因此在阅读中更多地运用情感社会策略,比如,遇到困难时不断的鼓励自己﹑自我调节降低焦虑感等,其他策略如运用以前的知识,猜测,遇到关键的词要查字典等等,这些策略的使用频率很高,而对于文学类文章则采用了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推断下面的内容﹑总结﹑划出自己感兴趣的词等等。
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英语策略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启示,并对学生阅读策略的训练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