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8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8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8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8 2018年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8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14 2018年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8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19 2018年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8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24
一、名词解释
1. 孢子囊。
【答案】孢子囊是在根霉、毛霉等少数真菌中,长在孢子梗顶端的一种囊状构造。形状多样,内产无性的孢囊孢子。是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2. 外膜。
【答案】外膜,在真核细胞中是指脂双层膜中靠外部的膜,它包裹着叶绿体、线粒体或细胞核;在原核细胞则是指位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外部的那层脂多糖、脂蛋白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3. 极端微生物。
【答案】极端微生物,又称为嗜极菌或极端微生物,是指依赖于极端环境(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盐、高毒、高渗、高压、干旱或高辐射强度等)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包括嗜热微生物、嗜冷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嗜碱微生物、嗜盐微生物、嗜压微生物、抗辐射的微生物。
4. TCA 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循环【答案】(tricarboxylicacidcycle )即三羧酸循环,又称Krebs 循环或梓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ele),是指由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循环式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的过程。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
5. 甘油悬液保藏法。
【答案】甘油悬液保藏法是指将菌种悬浮在甘油蒸馏水中,置于低温下保藏的方法。保藏温度若采用保藏约为
6. 诱变育种。 年,而采用保藏期可达10年。
【答案】诱变育种是指使用各种物理因子或化学因子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突变率,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的育种方法。
7. 互生。
【答案】互生是指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
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8. 化学渗透学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学者P.Mitchell 在1961年所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呼吸链酶系的作用,可将底物分子上的质子从膜的内侧传递到膜的外侧,从而造成了膜两侧质子分布不均衡,此即质子动势的由来,也是合成ATP 的能量来源。通过ATP 酶的逆反应,把质子从膜的外侧重新输回到膜的内侧,于是在消除质子动势的同时合成了A TP 。
9. 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dissimilative nitrate reduction)。
【答案】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dissimilative nitrate reduction)是指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把硝酸盐还原为程。又称硝酸盐呼吸或反硝化作用。
10.代谢物回本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
【答案】代谢物回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 ),又称代谢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replenishment pathway),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产物的那些反应。
直至的过
二、简答题
11.古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有哪些特征?
【答案】(1)细胞壁的特征:在古生菌中,除没有细胞壁外,其余都具有与真菌功能相似的细胞壁,其成分包括假肽聚糖(结构与肽聚糖类似)、独特多糖、硫酸化多糖、糖蛋白、蛋白质,但其含量与真菌差别很大。
(2)细胞膜的特征:
①古生菌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组成,但是具多样性,亲水头与疏水尾间是通过醚键而不是酯键相连;
②存在着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而真细菌或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都是双分子层。
12.什么叫数值分类法?试简述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
【答案】(1)数值分类法的定义:
数值分类法,又称统计分类法,是依据数值分析原理,借助于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分类的微生物对象按大量表型性状的相似程度进行统计、归类的方法。
(2)数值分类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如是在工作开始时,先准备好一批待研究菌株和有关典型菌种的菌株,
它们被称作OTU 。由于数值分类中的相似系数或是以被研究菌株间的共同特征的相关性为基础的,因此要用50个以上甚至几百个特征进行比较,且所用特征越多,其结果也就越精确。在比较不同菌株时,都要采用相同的可比特征,包括形态的、生理的、生化的、遗传的、生态的和免疫的特征等。
(3)数值分类的基本步骤为:
①计算两菌株间的相似系数;
②列出相似度矩阵;
③将矩阵图转换成树状谱。
13.T 细胞的表面标志有几类?试简介之。
【答案】T 细胞表面有其独特的表面标志包括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两类。
(1)表面受体如绵羊红细胞受体好(E 受体),它能与周围的绵羊红细胞相结合而形成一玫瑰花状物,可用于检测外周血中T 细胞的数目及其比例。正常人中T
细胞约占总淋巴细胞数的
在体外条件下,能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并刺激淋巴细胞,促使其DNA 合
成和进行有丝分裂,因而可将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一类物质称有丝分裂原,即有丝分裂原受体。
T 细胞的表面抗原是第二类表面标志,(2)实际上就是T 细胞的抗原受体,或称T 细胞受体,这是执行复杂和精确的识别抗原性异物的物质基础之一。其特点是不能直接识别天然抗原,而只能识别经APC 加工后递呈的抗原。
14.如何利用营养缺陷突变株进行赖氨酸发酵工业化生产?
【答案】在微生物中,以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如图。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
工业上选育了谷氨酸棒杆菌
的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这个菌种由于不能合
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 ),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也就不能产生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添加适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在含有较高糖和铵盐的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图 谷氨酸棒杆菌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15.血清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如何?
【答案】特异性;可逆性;定比性;阶段性;条件依赖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