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中级财务会计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
【答案】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产在实物状态保持良好的条件下,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原因而不得不提前进行处置的情况。无形损耗包括两种情况:陈旧过时和不合用。陈旧过时包括产品过时和技术过时,例如市场上出现可替代原有产品的性能更好的新产品,老产品在市场上没有销路,则生产该产品的机器设备只能停止使用进行处置。又如技术更新的机器设备出现,原有设备若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划算。不合用是指因企业环境的变化(如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转
,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适应需要,只能购置新资产。 产等因素)
2. 其他货币资金
【答案】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同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一样,是企业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但其他货币资金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相比有其特殊的存在形式和支付方式,在管理上也有别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因此应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其他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
3. 专项应付款
【答案】专项应付款,是指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专项应付款的主要特点有:①政府投入的款项的用途是事先指定的,不能挪作他用;②政府投入的款项作为资本性投入。企业收到的政府无偿的非资本性投入属于政府补助,不属于专项应付款核算的范围。
企业在实际收到或应收政府的资本性拨款时,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使用专项应付款的会计核算企业将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用于工程项目,按照实际使用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结转专项应付款的会计核算企业按照指定用途使用政府拨款时,应在工程项目完工形成长期资产时,按照长期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一一资本溢价”科目;对未形成长期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对于政府拨款结余需要返还的部分,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4. 未达账项
【答案】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间的交易采用的结算方式涉及到的收付款结算凭证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传递上存在着时间传递上存在着时间的先后差别,造成一方已收到凭证井已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接到凭证仍未入账的款项。未达账项主要是因为企业和银行收到结算凭证的时间不一
致所产生的,会使银行对账单上的存款余额同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不相一致。
未达账项归纳起来,一般有如下四种情况:①企业己收款记账,而银行尚未收款记账。②企业己付款记账,而银行尚未付款记账。③银行己收款记账,而企业尚未收款记账。④银行己付款记账,而企业尚未付款记账。
5. 毛利率法
【答案】毛利率法是经常使用的存货估价法之一,是指用前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本期估计)毛利率乘以本期销售净额,估算本期销售毛利,进而估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毛利率法估算存货成本的基本程序为:
(1)确定毛利率。其计算公式为: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其中,销售净额一销售收入一销售退回与折让。
(2)估算本期销售成本。根据确定的毛利率估计本期销售毛利,再从本期销售净额中减除估计的销售毛利,作为本期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估计的销售毛利一销售净额×毛利率,估计的销售成本一销售净额一销售毛利。
(3)估算期末结存存货成本。从本期可供销售商品成本总额中减除本期估计的销售成本,作为期末结存存货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本期可供销售商品成本总额一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一本期可供销售商品成本总额一本期估计的销售成本。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辅助生产费用一次交互分配法? 它有什么特点?
【答案】(1)辅助生产费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即为交互分配法,它是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步进行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车间的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依次交互分配。然后再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在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2)特点: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全都进行了交互分配,从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计算工作量。
7. 与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相比,财务会计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服务,税务会计则主要进行企业的税务规划和纳税申报。与管理会计和税务会计相比,财务会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财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主要面向企业外部使用者,作为外部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提供给企业内部管理层使用。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多种多样,他们各自的利益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也有所示同。财务会计在综合考虑各方使用者的需求和可能性的基础上,以定期提供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反映企业在报表目的财务状况,
在过去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情况。
(2)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只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成果,因此财务会计信息是事后的、历史的。尽管投资人和债权人也非常需要企业提供有关未来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方面的预测信息,以便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而且上市公司也已经开始提供有关盈利预测的信息,但目前这种前瞻性的会计信息并未正式纳入财务会计信息范围。
(3)则务会计信息只要求真实和完整,不保证绝对准确。则务会计核算强调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要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不得虚构,也不得遗漏,但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保证绝对准确和绝对与实际情况相符。其原因有:
①对同一种经济业务有若干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不同处理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别。此外,会计估计不同也会导致计算结果不同。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可以有多种选择,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或确定何种折旧年限,都很难保证所计提的折旧额能够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
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济业务口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许多经济业务的处理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判断,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或有事项的判断等,知识、经验、阅历不同的会计人员可能会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从而导致不同的核算结果。因此,财务会计信息很难做到准确反映。
8. 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答案】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具体包括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
(1)无形资产代表的未来经济利益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应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时的使用寿命作出合理的估计。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就进行分析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该资产通常的产品寿命周期、可获得的类似资产使用寿命的信息;
②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阶段情况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估计;
③以该资产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
④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采取的行动;
⑤为维持该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能力的预期维护支出,以及企业预计支付有关支出的能力;
⑥对该资产的控制期限,使用的法律或类似限制,如特许使用期间、租赁期间等;
⑦与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等。
(2)具体来讲,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可按如下原则进行确定:
①由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是其他法定权利,这些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一般在合同里或法律上都有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如果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能够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