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山大学外语与翻译大学院832语言学概论B(报法德日语专业考生考,用中文作答)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

2. 世界语

【答案】世界语是指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l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美语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字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以自由地复合成词; 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是,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3. 汉藏语系

【答案】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各种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分出来的十大语系之一。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一般学者认为汉藏语系包括汉语、侗台、苗瑶和藏缅四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 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而不像印欧语那样用词的内部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 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即量词。

4. 语言混合

【答案】语言混合是指多种语言融合产生的语言。目前己知的混合语都是两种语言的混合。虽然语言间的相互借用和影响非常普遍,但是真正的混合语并不多。混合语的产生有可能标志着新的民族或文化群体的产生。例如,海地有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牙买加有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

5. 索绪尔

【答案】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

,是结构主义的鼻祖。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

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

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分析题

6. 根据下列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方言和英语语料回答问题:

①季公富于周公。②他比我富有。③我勇汝。④He is richer than me.

(1)比较句有哪些要素?

(2)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方言和英语比较句有哪些不同?

(3)这种不同反映了语言发展的什么特点?

【答案】(1)比较句的要素包括; 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点、比较词和比较值等。

(2)①从比较句要素的隐现情况看,比较主体、比较客体和比较点一定出现; 而比较词和比较值在有的语言或方言中并不出现。如方言中没有比较词。

②古代汉语和英语比较句句式是“比较主体+比较点+比较词十比较客体”; 现代汉语比较句句式为“比较主体+比较词+比较客体+比较点”; 而在方言中,句式是“比较主体+比较点+比较客体”。

③汉语主要是通过比较点和比较词表达比较概念,而英语主要依靠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表达比较概念。

(3)反映了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表达比较概念时比较主体、比较客体、比较点、比较词都会出现,这表明语言发展是渐变的; 但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比较句的比较点移到了比较客体的后面,而方言中却只是隐去了比较词,这表明语言发展是不平衡的。

7. 请举例分析不同音高的产生机制以及音高在普通话语音中的作用。

【答案】(1)音高的产生机制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指振动次数的多少,即“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物体发音之所以有高低的区别,和它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低:反之则高。例如,口琴的高音簧片短而薄,低音簧片厚而长; 胡琴的高音弦细,低音弦粗。语音的高低,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人的声带不会完全相同。一般地说,成年男人声带长而厚,所以声音低; 成年女人声带短而薄,所以声音高。老人‘般声音低,小孩声音高,也是同一道理。

(2)音高在普通话中的体现和作用

汉语里有几种声调、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不同变化决定的。

8. 用国际音标给汉语普通话的下列各个词注音。

哥哥柴火木头天穷翁圆口叶贵

说明:本题可不标注声调,不能使用宽式标音法。

【答案】(1)哥哥

(2)柴火

(3)木头

(4)天

(5)穷

(6)翁

(7)圆

(8)日

(9)叶

(10)贵

在荷兰语中是否是一个音位。

9. 根据荷兰语材料,比较

【答案】根据题目中所给材料,[p]和[b], [t]和[d]分别是不同的音位。

材料中,和ponten 和除了/p/与/b/之外其他均相同,属于最小对立对。由于除了/d/与/t/之外其他均相同,是最小对立对,两者同样能在相两者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能够区别意义,所以它们之间是对立关系,故/P/与/b/

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同的语言环境中区别意义,所以它们也是对立关系,故/d/与Itl 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三、论述题

10.举例分析语言演变过程中词语发生替换的原因。

【答案】词语的替换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

核心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词汇的词语替换则比较频繁,它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词语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变化

社会生活的急剧改变、社会观念的改变都会引发语言出现相当数量的词语的替换。新中国成立以后,汉语中很多词语被认为是反映了旧社会的等级观念而改变犷说法。例如,司令官一司令员、百姓一人民、厨子一炊事员、车夫一司机、信差一邮递员、手民一排字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