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政治哲学及政治思想史之《中国政治思想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康有为在戊戌维新期间的政治纲领。
【答案】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主要是在《上皇帝书》、《戊戌奏稿》中所提倡的变法的政治纲领,要点就是开放政权,用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以日本为榜样,通过温和的改良变法,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方式上,康有为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其改革的政治纲领主要内容有
(1)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之议
①就政治领域的变革,康有为认为在变法的各种举措中,以君主立宪之议最为紧要。康有为还根据西方“三权鼎立之义”,仿照日本变政的模式设立“制度局”,其主要职能是议决政事,制定宪法,相当于三权之中的“立法官”。
②康有为提出设制度局的主张,并不是放弃三权分立的目标,而是在当时形势下,以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实现向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过渡。虽与正式议会有很大差别,大事仍由皇帝裁决,但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仍不失为向国会过渡的一种形式。
③康有为的上述基本政治纲领与变法方案,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对于政权的渴望,而百日维新,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夺取和掌握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2)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在戊戌维新运动中,一直把富国养民、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其奋斗目标。康有为宣布变法维新要以“富国为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富国”、“养民”、“教民”的具体措施。
②康有为认为,要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达到富国的目的,就要把科学技术放在重要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点,他把欧洲各国同中国作了比较,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重视科学技术,中国则完全相反,轻视科学技术,而且知识分子把精力全用在“八股举业”之上,结果日益落后。
(3)在文化上,发展新式教育,培养人才,倡导资本主义竞争文化
①要普及教育,使教育普及到每个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②康有为还主张发展教育必须增加经费,同时广募地方经费,提倡鼓励绅民捐创学堂,以补经费之不足。
③要“革旧图新”,康有为认为关键是统治者要改变治国之道,由“治一统之世”变为“治竞长之世”。康有为热切期望,中国人民从旧的传统政治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冲破“静”的社会生活形态,形成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文化,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资本主义新天地。
2. 简述孔子的德治主张。
【答案】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的目的,而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所以,统治者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良善的最有效的途径。孔子的德治主张包含下列内容:
(1)礼治与正名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礼治主要是统治者的责任,统治者应遵循礼的基本精神来治理国家。礼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道德品质。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举贤才
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孔子还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吏。
(3)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治理国家的人。他认为财富不均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孔子主张实行平均主义的政策的目的是让民众能够共同富裕。孔子的平均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4)愚民政策
孔子认为对于专制国家来说,愚民政策是最好的政策。其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存在智力上的差别,显然,这种思想实质就是由贤明君主对于愚昧的民众的政治统治。
3. 简述柳宗元的社会批判与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
【答案】(1)柳宗元的社会批判思想
①坚持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天人感应论和天命观。
②柳宗元批判封建等级结构,伦理说教的批判. 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封建的纲常伦理。柳宗元从否定封建等级制度为目的,同时批判了传统的纲常理论。
③对唐王朝的腐朽统治的批判
a. 贿赂公行和征赋乱,赋税不均是唐王朝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办法法律严格约束官吏,调整赋税制度;
b. 贪官污吏扰民生,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缺陷;
c. 宦官专权,朝纲败坏。
(2)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
①从历史进化论的角度来说,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分封制只是部落组织向统一国家进化的过渡性政体形式。
②分封制是导致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的因素,周朝灭亡之根本原因是分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较分封制更利于国家的统一,并对秦灭亡是由郡县制进行驳斥。
③现实唐朝藩镇割据势力的现实威胁论证郡县制的优越性。
4.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各级官僚不是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地位,而是通过举荐、科举等途径,由国家任命而取得官职的,并且按官职领取国家俸禄。因此,从形式上说,政治权力是游离于土地所有权之外的。
(2)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我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一一秦朝建立之初就把建立官僚等级制度作为当务之急。我国魏晋时代建立了九晶三十等的官僚制度,以后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这种官僚集团内部的等级制,是维持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有效手段。
(3)封建官僚按官价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除了领取俸禄之外,还享有如下特权:减免赋税,以官抵罪,大官僚有权保举自己的子弟做官,此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因升官而发财者更是封建社会的常见现象。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权力结构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它们都是适应大土地占有者阶级的需要,利用政治权力压迫、剥削广大农民的手段。
二、论述题
5. 试论述张载的政治思想及其评价。
【答案】张载是北宋初期著名的理学思想家,被学者称为横渠先生,他的学派被称为“关学”,张载著有《正蒙》、《横渠易说》、《语录》等。
(1)张载政治思想的内容
①天人合一论
a. 张载的政治思想的特点是具有改革时弊的倾向,是以他的天人合一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张载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关于“气”的学说,把“气”作为物质性的实体,进而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
b.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论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与人不可分割,人道人理本于天道天理,论证人的合理地位,君主推行仁政治理国家是符合天道、天理的,从而为他的民本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张载的政治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井地治天下的均平思想,具有改革时弊的现实针对性。
②“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
a. 张载有着明确的政治抱负,这种政治抱负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人道符合天道。张载从“为生民立道”的抱负出发,提了“仁道及人”的思想主张,他继承儒家传统仁政思想,主张施仁政,以仁道感化民心、博施天下民众,把仁道推及至天下人,才能治理好天下。
b. 张载的民本思想还提出了“足民”的主张,他认为必须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使民众生活富足,从而使其安定,国家才能被治理好。张载从改革时弊的愿望出发,把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