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内蒙古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

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2. 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

,以e s 的弹性。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点的弹性。假定供给函数为Q=f(P )

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

; 表示完全弹性

; 。 表示完全无弹性。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大小。 e s >1表示富有弹性; e s <1表示缺乏弹性; e s =1供给的价格弹性根据e s 值的大小也分为五个类型。

的因素主要有:时间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及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等。

3. 正常利润

【答案】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当一个企业所有者同时又拥有管理

企业的才能时,他将会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选择是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另一种选择是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如果他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他可以获得收入报酬。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他就失去了到别的企业当经理所能得到的收入报酬,而他所失去的这份报酬就是他在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的话,他应当自己向自己支付报酬,而且这份报酬数额应该等于他在别的企业当经理时所可以得到的最高报酬。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

由于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又由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二、计算题

4. 考虑一个纯交换经济,此经济只有两个消费者A 和B ,两种商品x 与y 。消费者A 和消费者B 的效用函数定义

(1)请给出完全竞争均衡的定义。

(2)请给出帕累托最优配置的定义。

(3)请给出这个经济所有可能的帕累托最优控制。

(4)假设初始财富配置为消费者A 和消费者B 各拥有5单位x 与y ,x 与y 的价格比为当经济达到完全竞争均衡时,这个价格比能否大于l? 为什么?

(5)假设条件如上,这个价格比能否小于l? 为什么?

【答案】(1)完全竞争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存在的一般均衡状态,即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都恰好相等。

(2)帕累托最优配置是指在资源配置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3)因为这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无差异曲线是两条直线,因此这个经济的帕累托有效配置应该位于埃奇沃斯盒状图的四个边框,表示其中一个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的消费为0。

(4)设

了,即只要满足,则通过埃奇沃斯盒状图可以看出,只要通过两个效用曲线的中间就可以即可,故价格比例可以大于1。 ,,这个经济的总察赋

(5)根据以上分析,价格比例也可以小于1。

5. 已知某厂商的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为

(1)令P L =1,P K =3 。求厂商为了生产120单位产量所使用的K 、L 值以及最小成本。如果要素价格变化厂商为了生产120单位产量所使用的K 、L 值以及最小成本又是多少? 并给予比较与说明。

(2)令P L =4, P K =3。求C=181时的K 、L 值以及最大产量。

【答案】(1)生产函数Q=min{2L, 3K}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厂商生产时总有

且。当产量为120单位时,有2L=3K=120,于是,解得厂商的要素使用量为L=60,K=40。

当要素价格变化为P L =4,P K =2,由于是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为了生产120在P L =1,P K =3时,相应的最小成本为单位产量所使用的K 、L 值仍然为L=60,K=40。只是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相应的最小成本变化为。

,这是由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这一生产技术特征所决比较以上两种情况可知,只要给定产量Q=120,厂商有效的生产总是满足2L=3K=120,总是使用L=60, K=40,或者说,总有

定的,它与要素的市场价格无关。换言之,在产量给定的前提下,无论要素的市场价格如何变化,两要素之间的固定投入比例不会发生变化,两要素使用量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要素价格的变化只会导致厂商成本的变化。

可以用图来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论要素的市场价格如何变化,厂商总是在等产量曲线Q=120的直角顶角E 进行生产,在E 点,有L=60,K=40。当要素价P L =1, P K =3时,则最小的生产成本用过顶点E 的预算线AB 表示,即该预算线方程为L+3K=C,相应的最小成本为C=320。事实上,对于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而言,无论要素价格变化导致预算线发生什么变化,如预算线可以围绕E 点旋转为图中的任何一条虚线的位置,厂商的要素使用量都始终保持不变

,要素价格影响的只能是生产成本。

(2)将这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技术特征

得K ≈20.1,且代入预算约束等式4L+3K=181,

有解。 ,相应的最大产量为

6.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d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60-5P。求出相应

的均衡价格P c 和均衡数量Q c ,并作出几何图形。

d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5+5P。求出相应的

均衡价格P c 和均衡数量Q c ,并作出几何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