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心理测验中,如何处理主试与被试的关系?
【答案】在施测过程中,主试和被试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即一种友好合作的并能促使被试最大限度地做好测验的一种关系。由于测验的性质和被试的年龄及其他情况不同,建立协调关系的方法也不同。
(1)在测试学前儿童时,应考虑到儿童对生人的羞涩、分心等特点。主试应以友好、愉快、轻松的自然态度与儿童交流。
①对于胆小的儿童,由于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熟悉环境,因此主试应有耐心,等到儿童熟悉环境并愿意合作时才进行测试,测试时也应当更灵活,努力使测验生动、有趣,像做游戏一样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②对于年龄大一些(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则应当通过竞争来激发测验动机。
(2)成人测验则与前述对待儿童的方法有所不同,由于成人具有不认真做测验的倾向,因此主试应强调测验的目的,强调测验对他们有利的方面,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能力测验中认真尽力作答,在人格测验中尽量减少伪装。
主试和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并不意味主试对被试作出暗示或提供帮助,而是要求主试促进被试更好地完成测验。
2. 简述心理测验标准化涵盖的内容。
【答案】测验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测验分数程序的一致性。测验标准化的内容主要有:
(1)测验内容。标准化的首要前提是对所有受测者施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测验内容不同,所测得的结果就无法进行比较。
(2)施测过程。标准化的第二个条件是对所有受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施测,包括相同的测验情境、指导语和测验时限。
(3)测验评分。评分的客观性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分者对同一份测验试卷的评定是一致的。只有当评分是客观的时候,才能将分数的差异归于受测者本身的差异。但要做到完全客观(一致)地评分是困难的。一般来说,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达到90%以上,便可认为评分是客观的。
(4)测验分数的解释一个标准化的测验,不仅指测验内容、施测过程和评分程序的标准化,而且指对测验结果解释的标准化。如果对同一测验结果(分数)可做出不同的解释,那么测验便失去了客观性。
3. 投射测验的理论基础
【答案】投射测验是指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对刺激情境进行反映,从而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其理论基础来自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假定:
(1)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解释性反应都是有其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是可以给以说明和预测的;
(2)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虽然决定于所呈现的刺激的特征,但反映者过去形成的人格特征、他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未来的期望等心理因素也会渗透在他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及其结果中;
(3)因为个体的人格会无意识地渗透在他对刺激情境的解释性反应中。因而,通过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意义模糊的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对这些刺激情境进行解释,然后分析其内容,就有可能获得对受测者自身人格特征的认识。
4. 信度估计方法
【答案】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做信度。信度的估计方法有:
(1)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x 和是第一次测量的实得分数及实得分数的平均值,y 及y 是第二次测量的实得分数及式中,
实得分数的平均值,是重测信度。
当信度值较大时,说明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比较一致,测量工具比较稳定,被试的心理特质受被试状态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用这种测量结果来预测人在短期内的情况是比较好的,因为该结果具有较好的跨时间上的稳定性。
(2)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是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如果两个复本测验是同时连续施测的,则称这种复本信度为等值性系数。等值性系数的大小主要反映两个复本测验的题目差别所带来的变异情况。如果两个复本测验是相距一段时间分两次施测的,则称这种复本信度为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
(3)分半信度
分半信度是指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分半信度的计算方法和等值复本信度的计算方法类似,只不过被试在两半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只是半个测验的信度,还必须用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加以校正:
式中,为两半分数间的相关系数,为整个测验的信度值。
(4)同质性信度
同质性信度也叫做内部一致性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库一理信度系数和克龙巴赫系数是估算同质性信度比较好的方法。
①公式:
其中,K 是题目数,为答对第i 题的人数的比例,为答错第i 题的人数的比例,
总分的变异。此公式仅适用于(0、1)记分的测验。
②公式:
其中,各指标含义与
③克龙巴赫系数:
其中,表示所有被试在第i 题上的分数变异,其余指标的含义与相同。 相同,只是分别表示题目的平均通过率和平均失败率。此公为测验式只有当所有题目的难度接近时才适用。
5. 职业兴趣测验的量表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从1965年以来,职业兴趣量表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1)各量表之间互相吸收,首先是库德在其职业兴趣调查表(KOIS )中引入SVIB , 其次是坎贝尔在KOIS 的同质性量表中引入SVIB 。
(2)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大样本的实证资料库来解释测验分数,如利用《职业名称词典》(简称DOT )或职业性向模型(简称0AP )里提供的资料,建立测验分数与实证的联系。
(3)越来越多的问卷同时提供较广泛的同质性兴趣量表以及特定的职业量表。
(4)越来越多的量表采用霍兰德的6种职业理论。
(5)扩大了所包括的职业水平。起初,兴趣问卷的主要重点在专门的职业,以及一些要求略低于大学或专科教育水平的职业,而现在的测验扩大到更大的范围。
6. 常用的智力测验
【答案】常用的智力测验主要有:
(1)比内一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由比内和西蒙在1905年编制,包括30道测试题,可测量智力的多方面表现,如记忆、言语、理解、手工操作等。经过多次修订后,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