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皖南、江浙、江西一带民居,为使明间空间开敞、庄重,结构上采取( )。
A. 抬梁与井干混合式
B. 抬梁与穿斗混合式
C. 抬梁与举架混合式
D. 抬梁与干阑混合式
【答案】B
【解析】皖南、江浙、江西一带民居多采用穿斗式结构、但因穿斗式柱的落地,致使空间不够开敞、庄重,故多于明间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
2. 櫸间斗拱是指( )。
A. 柱头斗拱
B. 补间斗拱
C. 转角斗拱
D. 以上皆不是
【答案】D
【解析】襻间斗拱位于檐内各柱间的,其作用是连接各梁架之间,目的是使构架更稳定。
3. 中国古代楼阁式塔中未使用“副阶周匝”的是( )。
A.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 江苏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D. 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
【答案】D
【解析】在主体建筑之外,加一圈回廊,《营造法式》称之为“副阶周匝”。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塔身全部用大石条砌成,较粗壮,未施“副阶周匝”。
4. 目前我国已知最早、最典型的农耕聚落遗址是( )。
A. 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D. 西安半坡村遗址
【答案】A
【解析】木骨泥墙房屋实例以西安半坡村和陕西临潼姜寨最具代表性。姜寨有五座“大房子”共同面向一个广场,每座“大房子”周围环绕着若干或圆或方的小房子,其布局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聚落的特色。二者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居住遗址,其中的“大房子”是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议事的地方。
5.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 )。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答案】A
【解析】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桥”,建造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8年),是著名隋匠李春所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6. 位于日喀则西一百公里的萨迦南寺采用了城堡建筑形式,与西藏其他寺院形式不一致,其主要原因是( )。
A. 教义影响
B. 政治及防御影响
C. 地理环境影响
D. 区域文化影响
【答案】B
【解析】作为寺庙和萨迦政权都城,萨迦南寺的政治和防御影响,形成其城堡状建筑形式。该寺为西藏佛教萨迦派之祖寺,位于日喀则市西南约168公里本波山下重曲河南岸,与已毁之萨迦北寺相对。南寺建于公元1268年,据藏文史料记载,首先建设的是主体建筑底层、内城城墙及角楼,其佘建筑1295年才全部落成。
7. 2005年10月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并实施了下列哪个规范?( )
A. 历史古迹园林保护规划规范
B. 历史文物建筑修复规范
C.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规范
D.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答案】D
【解析】由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发布并实施的规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8. 下列有关中国传统民居住宅结构类型的陈述,哪一项是不确切的?( )。
A. 北方多用木构抬梁式,以北京四合院正房为代表
B. 南方多用木构穿斗式,如皖南徽州民居住宅
C. 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D. 广西和贵州的壮族、侗族民居住宅常用干阑式
【答案】B
【解析】南方民居住宅,如在皖南徽州、江浙等地,多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彝族住宅构架用穿斗而不落地,形成木拱架。山墙边贴用穿斗式增强其抗风性能,明间则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为抬梁、穿斗混合式,使空间开敞、庄重。
9. 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是( )。
A. 曲阜孔庙奎文阁
B. 大同善化寺普贤阁
C.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D.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
【答案】C
【解析】曲阜孔庙奎文阁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现在建筑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重建;大同善化寺普贤阁是辽代建筑,建于公元1154年;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也是辽代建筑,建于公元984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楼阁建筑;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建于清乾隆二十年,竣工于乾隆二十四年。
10.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 )。
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C. 西安半坡村遗址
D. 西周,陕西岐山风雏村遗址
【答案】A
【解析】A 项,商代早期的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二号宫殿,两者都是建在夯土台上的木构架、夯土墙殿堂,以廊庑围成院子,是我国最早的廊院式建筑;B 项,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筑是首例采用榫卯技术的一座干阑式建筑;C 项,西安半坡村遗址是采用榫卯技术建筑代表。D 项,陕西歧山凤雏村出土了“中国第一四合院”。
二、论述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