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国际关系学院日语口译(专业学位)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学位]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与梅兰芳同属于京剧“四大名旦”的是( )。

A. 周信芳

B. 盖叫天

C. 马连良

D. 荀慧生

【答案】D

【解析】京剧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表演艺术最成熟的一个剧种,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水平。在表演风格上分成京、海两大流派,其中著名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于1927年北平《顺天时报》评选中被誉为“四大名旦”,是各具风格特色的旦角表演艺术家。其中荀慧生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2. 在行政区划方一面,唐宋直至金辽,主要实行( )。

A. 十二州制

B. 郡县制

C. 道路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从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朝政府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关内、陇右、河东、河北、河南、山南、剑南、淮南、江南、岭南等十道。开始,它也不是一种行政区划,后来便于十道设立巡察使,具备了监察性质,相当于西汉时的部州,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沿革。

3. 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始于隋代。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历代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应该归为( )。

A. 经部

B. 史部

C. 子部

D. 集部

【答案】D

【解析】“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隋朝。《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另附佛、道二类,不列入四部之内,从此有了“四部”之称。“经部”包括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部”包括了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 “子部”包括除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 “集部”包括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

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果亡”这一具有唯物思想的论点是( )提出来的。

A. 孟子

B. 荀子

C. 老子

D. 庄子

【答案】B

【解析】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柴亡”,即天道不能干预人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因而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

5. 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 ),成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A. 五角星形

B. 扇形

C. 波浪形

D. 漏斗形

【答案】B

【解析】颜师古注曰:“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后亦泛指扇面。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宛如景在画中,妙不可言。

6.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 )。

A. 云南元谋

B. 浙江余姚

C 内蒙赤峰

D 河南安阳

【答案】B

【解析】考古证明,大约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而且己开始用骨制农具耕作。

7. 建于唐贞观年间的裴氏宗祠是现存最早的宗祠,位于今( )境内。

A. 江苏

B. 江西

C. 广东

D. 山西

【答案】D

【解析】裴氏祠堂又称晋公(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公祠,建于唐贞观三年,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位于今山西省闻喜县。

8. 在以下办学形式中,类似今天私立大学的是( )。

A. 太学

B. 国子监

C. 书院

D. 私塾

【答案】C

【解析】书院是我国封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宋代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其管理制度与教学方式跟国子监与太学等有很大区别,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实,书院有点相当于今天的私立大学:是从古代的“精舍”、“精庐”、“学馆”发展来的。

9. 古时姓与氏是分开的,以区别血统和子孙,二者混合为一大约是在( )时期。

A. 先秦

B. 秦汉

C. 魏晋

D. 隋唐

【答案】B

【解析】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表明在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氏原有的区别己经毫无意义了。

10.自汉代至隋代实行的一种举荐加考试的选官制度是( )。

A. 九品中正制

B. 察举

C. 征辟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察举”,就是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