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845教育技术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情境学习
【答案】情境学习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2. 虚拟学习社区
【答案】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3. 信度
【答案】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一致性,从而降低信度。
4. 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 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5. 教学系统设计
【答案】教学系统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设计教学系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6. 概念图
【答案】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Ausubel 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就是建
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为了使学习有意义,学习者个体必须把新知识和学过的概念联系起来。Ausubel 的先行组织者主张用一幅大的图画,首先呈现最笼统的概念,然后逐渐展现细节和具体的东西。
7.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答案】中文为虚拟学习环境。是把远程交互和面对面的交互按照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并提供某种虚拟的时空的学习环境。对于VLEs ,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所持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教育环境中对于各方虚拟学习所体现的优点是不同的。对于那些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虚拟学习的人来说,虚拟学习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这意味着虚拟学习还有很多的潜力没有显现出来,还没别人们所了解。
8.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答案】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9. 经验之塔理论
【答案】“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有: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 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人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10.系统科学
【答案】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二、简答题
11.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
【答案】(1)教育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直观性: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②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③新颖性:课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④启发性: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⑤针对性:课件的针对性强,内容完整。
⑥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2)技术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多媒体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
②交互性:课件的交互性较高。
③稳定性: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④易操作性:操作简便、快捷。
⑤可移植性:移植是否方便,能否在不同配置的机器上正常运行。
⑥易维护性:课件可以被方便地更新,利于交流、提高。
⑦合理性:课件是否恰当的选择了软件的类型。
⑧实用性:课件是否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
(3)艺术性方面的评价标准
①画面艺术:画面制作应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标准相对统一。
②语言文字: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
③声音效果:声音清晰,无杂音,对课件有充实作用。
12.简述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
【答案】多媒体网络教室又称网络机房或网络教室,是目前国内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网络教学系统。它集普通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演示室等功能于一体,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若干台多媒体计算机及相关的网络设备互联成小型的教学网络,为提高教学质量、建构协作化学习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它的功能如下:
(1)多媒体演示教学。教师可以将来自网络服务器和教师机硬盘或光盘中的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传送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学; 也可以将教师机或任一学生机的屏幕内容传送给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 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操作同一终端将操作示范发送给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 可实现全动态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的实时同步发送。
(2)分组教学。教师可以选择某个、某组或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3)监听监视。教师可以循环方式自动轮流监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操作情况,可以调回仃一个学生的屏幕内容进行监视。
(4)交互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方式与教师联系,进行实时交互式的教学。
(5)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脱机状态进行单独学习,也可以自己调用文件服务器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
(6)语言辅导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耳机/话筒通话。教师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接受学生的意见或问题,进行语言指导。
(7)网上学习。网络教室和校园网相连,并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学生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