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862专业综合课A之企业战略管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战略计划
【答案】战略计划是指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规定在3到5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的一种长期规划。在战略计划中,企业一定要经过企业经过远景分析、竞争分析、战略组合分析以及多种经营分析等战略分析以后再做决策。战略计划是战略管理的“脊梁”,支持着整个战略管理。战略计划对战略管理的作用体现在:
(1)战略计划是指导战略管理的重要过程;
(2)战略计划是所有管理人员的职能。
2. 基础要素
【答案】基础要素是国家竞争优势中要素享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等。
3. 退出障碍
【答案】退出障碍是指那些迫使投资收益低、甚至是亏损的企业仍然留在行业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因素。构成退出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固定资产高度专业化、推出成本过高、协同关系密切程度、感情障碍、政府和社会的限制。
4. 具体活动控制
【答案】具体活动的控制是指保证企业职工个人能够按照企业的期望进行活动的一种控制手段。具体做法有三种形式:
(1)行为限制。行为限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物质性的器械或装置来限制员工的行为。二是行政管理上的限制。通过这种限制,员工必须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工作,避免出现不符合企业预期的行为。
(2)工作责任制。这是一种具有反馈性质的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检查与考核职工的行为,更主要的是要激励职工的行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确定工作责任制是为了使职工明确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了解每个人的活动会为高层管理人员注意到,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奖励或惩罚。
(3)事前审查。是指在职工工作完成前所做的审查,这种审查可以纠正潜在的有害行为,达到有效的控制。
5. 需求状况
【答案】需求状况是指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需求状况是构成行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需求状况表现为消费者精明而挑剔,会对该国的企业造成压力,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创新,从而使得该国内的企业在国际竞争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6. 防御战略
【答案】防御战略是指企业降低被竞争对手攻击的风险,减弱任何己有的竟争行动所产生的影响所采取的战略。一般来讲,防御战略通常不会提高企业的竟争优势,但它有助于保护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维护企业己有的竞争优势。在日标市场需求结构与增长没有多大的变化,企业沉淀在这个行业中的资本较大,并能取得持续稳定增长的盈利时,可以采取积极防御战略。企业可以采用的防御战略有堵塞进攻者的道路、向进攻者发出警告信号、、等多种形式。
7. 战略群体
【答案】战略群体是指行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在行业中,具有相同战略与相同地位的企业,有可能结合成战略群体。在同一战略群体内,企业在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但它们的性质相同,处于相同的竞争地位,因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会有所相同。纵向一体化和产品专业化程度是战略群体的两个重要约束因素。在一个行业里,每个战略群体内的企业个数不同,但战略类同。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执行着基本相同的战略,则该行业只有一个战略群体。如果每个企业都奉行着与众不同的战略,则该行业有多少个企业就有多少个战略群体。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业中只有少数的战略群体。战略群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不同,主要有:纵向一体化程度不同、专业化程度不同、研究开发重点不同、推销的重点不同。
8. 同心型整合战略
【答案】同心型整合战略是指分处在不同行业的两个企业或经营单位在共同的经营主线支配下而进行的整合。
9. 资源匹配检验
【答案】资源匹配检验是指企业为了更好地了解现有的资源是否能满足企业现在业务的需求,对自身资源力量的检验。资源匹配检验分为财务资源的匹配关系检验和管理资源的匹配关系检验。公司进行资源匹配检验,是因为在多元化的进程中,公司对资源和能力的补充状况也决定了它的竞争能力。公司多元化战略越是集中在将其资源和能力投入于新的业务上,就越需要建立足够的资源贮备,保证这些业务能够创建竞争优势。否则,公司的资源就会被分散,从而失去创建竞争优势的机会。
10.先动劣势
【答案】先动劣势是指企业最先在市场上采取战略行动,却因为孤军奋战,缺乏后续的资源而导致的劣势。先动者的劣势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互补性资产、赌注式投资、技术变革迅速、企业很难及早地形成顾客的忠实度。
二、思考题
11.在干什么条件下,企业的公司战略与业务战略是合一的?
【答案】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指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多种经营的企业)里的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业务战略,又称经营单位战略,是指战略经营单位、事业部或子公司的战略。业务战略是在公司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当企业形态简单,经营业务和目标单一时,企业的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是统一的。
12.如何制定企业的远景,如何界定企业的使命,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企业远景,是指为企业描述未来的发展方向,回答企业要成为一个什么类型的公司,要占领什么样的市场位置,具有干什么样的发展能力等问题。企业使命,是指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日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企业远景和企业使命都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着本质区别。
(1)制定企业远景
企业在很长的时间跨度内,提出和制定具有创业精神并且清晰的企业远景,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它要求企业凭借企业家式的直觉和创造力,洞悉出企业现有业务中将要发生的变化以及将要出现的市场机会,客观地对待所要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客观地对待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理性地分析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提出一个可行的并且具有吸引力的概念,进而规划企业的行动,激活企业的战略。同时,陈述清晰地企业远景,要注意详细阐述的问题具体如下:
①界定企业的当前业务,即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
②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即回答“我们向何处去”的问题。
③界定实现发展规划的具体步骤,既回答“我们如何到达那里”的问题。
④确定衡量效益的标准,即回答“我们如何衡量效益”的问题。
⑤界定企业远景的特殊性,即不同的公司对远景有不同的表述,不具有普遍性。
(2)界定企业的使命
企业使命的界定是在对自身业务清晰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战略角度来讲,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界定自己的业务:
①顾客的需求。即企业需要满足顾客什么方面的需求。
②顾客群。即企业需要满足的对象是谁。
③满足顾客的需求的方式。即企业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活动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要企业回答“什么,谁,以及什么方式”三个基本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