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我如何不想他》

【答案】《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艺术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收入《新诗歌集》。歌词选自刘半农的白话体新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细腻地刻画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音乐创作上,借鉴欧洲歌曲创作手法,同时在和声、旋律曲调上有意识地作民族化探索,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并配有钢琴伴奏。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反映“五四”精神的佳作。

2. 贺绿汀

【答案】贺绿汀是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7年创作的《暴动歌》是我国最早创作的工农群众歌曲。1934年以《牧童短笛》一曲获得了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的头奖,开中国风格钢琴曲之先河。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曲,10多部电影音乐,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抗日战争爆发后,创作的《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抗日题材歌曲广为流传。

3. 沈心工

【答案】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仟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仟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 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学校唱歌集》等. 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4. 《台湾舞曲》

【答案】《台湾舞曲》是江文也在日本创作的一首舞曲。是一首标题性的幻想音诗,作曲技术及配器手法受到20世纪新音乐潮流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德彪西印象派音乐的风韵,并且借鉴了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处理民族音乐素材的新观念。旋律风格以表现台湾民间音乐韵味为主,也部分地具有日本音乐的调式特征。作品充满幻想性,富有浪漫主义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缅怀。乐曲采用了自由体的回旋奏鸣式,音乐构思有两部曲式的特色,乐曲主体是三部曲式的快板段落。

5. 江文也

【答案】江文也是作曲家,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台湾舞曲》、《孔庙大成乐章》,钢琴曲《比京万华集》,声乐套曲《林庚歌曲集》、《圣咏作曲集》等。其创作涉猎各种音乐体裁,尤以管弦乐、钢琴、声乐作品为重; 题材上把台湾作为毕生讴歌的神圣主题; 风格上早期侧重运用西方20世纪现代派手法,归国后努力探求中国民族特色。

6. 谭小麟

【答案】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下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二、简答题

7. 聂耳群众歌曲的创作及特征。

【答案】(1)代表作

聂耳的群众歌曲除了抗日救亡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些是描写国内外反动势力压迫下的工农大众、尤其是工人群众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的。代表作品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等,鲜明地反映了当时最迫切的主题一人民大众反帝爱国的斗争,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当时中国人民空前高涨的斗争热情,以及他们对反帝斗争充满了胜利的希望和信心。

②《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打长江》等深刻揭示了当时处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双重压迫下的我国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被压迫的痛苦,他们内心强烈的愤怒和仇恨,以及他们迫切要求反抗的意志和力量。

(2)特征

聂耳的群众歌曲,大多采用左翼文化工作者充满激情和战斗号召的革命诗篇作歌词。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适于这种新诗的歌曲形式。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①非方整性的曲体结构。这种结构,以短小的动机或乐句作为基础加以发展,整首歌曲音乐的各部分呈不对等状态,从而使音乐富于动力性和节奏感。

②丰富、多变的句式。聂耳群众歌曲的乐句长短不定,不拘一格。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发展变化。

③突出地使用短句,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质地,造成急促的气势,富于青春活力和战斗精神。

④巧用体止。在他的群众歌曲中不仅常用前后半拍的短暂休止,而且在旋律进行中常有意外的中顿。这对音乐的强劲气质和紧迫感的创造,有很好的效果。这一切都较好地与其所选的歌词

相配合、相发挥,真切地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呼唤、呐喊、冲锋、拼搏的时代气质。

⑤为了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而在其中加入短暂、有力的说白,为了处理好歌词中连续出现的短词句而连续配之以多个短促的曲调,都是神来之笔,既恰到好处,又令音乐顿生光彩,极富创造性。

(3)影响

聂耳的群众歌曲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现实斗争的意义,也对中国歌曲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在歌曲创作方法、艺术形式的创造,对新时代的反映、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创造。聂耳的群众歌曲影响广泛深远,许多同时代和其后的作曲家,都从他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经验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

8. 清代中叶以来琵琶在南方有哪些流派? (起码写出三个)代表人物是谁? (每个流派起码写出一个)

【答案】清中叶以来,琵琶南方各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江苏无锡派的王君锡、陈牧夫、华秋苹、徐悦庄、吴婉卿、杨荫浏等; 浙江平湖派的李廷森、李旦、李绳墉、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非、程午嘉、吴柏君、朱荇青、樊伯炎、杨大钧等; 江苏祟明派的蒋泰、黄秀亭、沈肇州、刘天华、徐立荪、曹安和等; 上海浦东派的陈子敬、严庆绪、王惠生、沈浩初、汪昱庭、林石城等。

9. 简述江文也的音乐创作。

【答案】他一生完成了十五部大型管弦乐曲,一部钢琴协奏曲、四部歌剧及舞剧、六部室内乐、十七部钢琴曲集、十部古诗词独唱歌曲集、四部天主教音乐,以及大量合唱曲、台湾民歌改编曲等。主要代表作管弦乐曲《台湾舞曲》,独唱曲《台湾山地同胞歌》,钢琴曲《北京素描》《断章十六首》,这些作品都曾获得过国际大奖。他还写过交响诗《泪罗沉流》。创作分三个阶段。早期主要是个人现实生活为题材,体现出日本现代民族风格,中期的钢琴创作表现出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执着追求。后期的创作是前期创作风格的综合,力求在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去提取新的题材。

10.简述张曙的音乐创作。

【答案】歌曲创作一百多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风格独特。他的音乐创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主要体现在民族风格的表现、说唱型叙事曲。代表作有《日落西山》《赶豺狼》《救灾歌》等。

11.简要介绍黎锦晖。

【答案】黎锦晖,1922年创办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并担任主编,创办“明月音乐会”和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中华歌舞团”。黎锦晖创办了明月音乐会。并结合儿童生活,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创作了二十四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十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这些作品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起了启蒙教育的作用,他的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老虎叫门》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影响了之后的几十年。是中国现代歌剧的最早尝试者。他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