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17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二项分布
【答案】二项分布:是n 个独立的是/非试验中成功的次数的离散概率分布,其中每次试验的成功概率为p 。
2. 随机因素
【答案】随机因素:指的是该因素所有可能的取值在样本中没有都出现,或不可能都出现。
3. 编码框架
【答案】编码框架亦称分类框架,通常是包括了所有问题的所有可能回答和相应的代码的表格,研宂者可依此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编码。
4. Ⅱ类错误
【答案】Ⅱ类错误:指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
用表示。
5. 分布趋势度量
【答案】分布趋势度量,对数据分布的形态(如是否对称、偏斜程度等)作的度量和判定,主要包括偏度和峰度两方面。
6. 质量相关,品质相关
【答案】质量相关,指一列变量为等比或等距的测量型数据,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类性质变量,欲求两者之间的直线相关,多用于量表和题项评价,包括点二列相关和二列相两种。
7. 离中趋势度量
【答案】离中趋势度量,或称离散趋势度量,反映的是数据相对于集中量数的离散、分散程度。常用的离中趋势度量有全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差异系数、四分差等。
8. 多重比较
【答案】多重比较:用在变异数分析之后,若发现平均数有显著差异时,则再从所处理的实
第 2 页,共 45 页 这类“存伪”的误称为Ⅱ型错误,其概率大小
验水准中检视一对或多对平均数间是否有差异存在,这种工作常须比较好几对平均数的差异,就叫做多重比较。
二、单项选择题
9. 能够处理某一行为出现的理论次数与实际次数之间差异的统计检验方法是( )。
A.t 检验
B.z 检验 C. 检验
D.F 检验
【答案】C 【解析】检验中的配合度检验主要用于检验单一变量的实际观察次数分布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有差别。
10.在量表编制过程中,因素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
A. 确定项目之间的相关
B. 确定量表的信度
C. 探索并降低测量维度
D. 建立常模
【答案】C
【解析】因素分析主要是对资料找出其结构,以少数几个因素来解释一组相互作用的因子。
11.下列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中,最容易产生动作误差的是( )。
A. 平均差误法
B. 最小变化法
C. 恒定刺激法
D. 信号检测法
【答案】A
【解析】在平均误差法实验中,一般要被试自己操纵实验仪器来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所以最易产生动作误差。
12.当积差相关系数r=0时,对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最佳解释是(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相关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C
第 3 页,共 45 页
【解析】积差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当r=0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13.研究结果能否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种属之间进行推论,反映了(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统计效度
D. 结构效度
【答案】B
【解析】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研究者也将之称为生态效度。
14.在经典测量的真分数模型下,公式中的是( )。
A. 测量误差的变异数
B. 观察分数的变异数
C. 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
D. 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
【答案】D
【解析】根据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
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是与测验目的有关的变异数,是总变异数,是稳定的但是测量误差的变异数,此题答案应为D 项。
15.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A. 韦伯
B. 费希纳
C. 缪勒
D. 赫尔姆霍茨
【答案】B
,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
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16.类错误的概率和类错误的概率的关系有( )。
A.
B. 随着的增加,也会增加 C. 常数
第 4 页,共 45 页 D. 如果非零,那么也非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