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4岁,因“低热伴右下肢跛行半月余”来诊。查体:轻度贫血貌,精神尚可,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淤斑;颈部及腹股沟处可触及质地中等的不融合淋巴结多枚,最大0.6cm×0.7cm;肝肋下2cm,中等硬度;右股中下段有深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常规:Hb95g/L,RBC3.3×1012/L,WBC7.8×109/L,N0.12,L0.88,PLT80×109/L。诊断应首先考虑() A.淋巴结炎。 右股深部肌肉脓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川崎病。 结核性骨髓炎。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方应首选() A.血府逐瘀汤。 B.桃红四物汤。 C.桃仁红花煎。 D.芍药甘草汤。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在DNA复制中RNA引物() 使DNA聚合酶Ⅲ活化。 使DNA双链解开。 提供3′-OH做合成新RNA链起点。 提供3′-OH做合成新DNA链起点。 提供5′-末端做合成新DNA链起点。
关于酶必需基团的叙述,正确的是() 维持酶一级结构所必需。 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 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近。 维持酶的活性所必需。 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周围。
具有鉴别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最重要的体征是() 明显脑膜刺激征。 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 抽搐发作程度。 皮肤瘀点及瘀斑。 明显呼吸不规则。
肝气犯胃所致呕吐证的治疗配穴应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