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现代新闻评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电视新闻评论
【答案】电视新闻评论,是指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它在触及时事、反映诉求、表达主张、弘扬正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上更是一枝独秀,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赞誉。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2. 同期声
【答案】同期声是指与电视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同期声是电视评论各种声音符号中最重要和最富感染力的组成部分,与画外音、主持人(记者)的演播室点评及各类背景音响不同的是,它更具有现场感和表现力,而且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特征。
3. 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g 嗦。
4. 广播新闻评论
【答案】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评论的一种,是广播评论的核心。狭义上的广播评论是指广播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是专门供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广播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是: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它是“有声评论”、“口语化评论”。
5. 启迪型社论
【答案】启迪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的任务着重于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者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
领导方法方面的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具体地说,启迪型社论的论述对象包括两个力一面,一是结合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具体矛盾进行思想疏导,侧重于务虚; 二是实行对具体工作和生产实践的具体指导和启迪,侧重于务实。然而,不论务虚或是务实,都要体现虚与实的统一,思想与业务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6. 社评
【答案】社评是对当前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评沦,一般称为“社会时评”,属言论、杂文性质。它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其作者不限,可以是本报刊的编辑、记者,也可以是社会群众。
7. 军事评论
【答案】军事评论是指对战争中的战局、战场、战役、战斗和非战时期的防务战略、战备、军事演习等军事形势或军事行动进行的评论和分析,其形式包括社论、述评、观察家文章、军事发言人谈话、新闻分析等多种体裁。
8. 杂文
【答案】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艺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9. 经济评论
【答案】经济评论是指关于经济生活和经济工作方面的评论或议论。经济评论主要是随着经济工作的发展,把握其脉搏,针对经济工作中客观存在的矛盾提出问题。通过发表评论,及时、正确地宣传先进典型与路线、方针、政策,促使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0.夹叙夹议
【答案】夹叙夹议是指评论中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它可以是先举事例,后进行论证,再举实例和议论; 也可以是先论证,后举例说明,接着又议论和举事例。一般稍长一点的评论文章,时常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11.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业而言,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新闻指导性对受众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七个个方面:鼓舞、示范、论证、启示、解释、预测、警戒。其功能和特点为:①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12.新记《大公报》
【答案】《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弯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弯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力一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二、简答题
13.写好评论结尾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要写好评论的结尾,需注意的方面:
(1)结尾与标题和开头一样,都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主题服务,要照应全文,要首尾呼应。
(2)必须用心写作,不落俗套,避免空话、套话,尽可能写得生动。
(3)因文而异,有些评论言尽意止,就不必硬加个尾巴; 有些评论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应有所交代; 有些评论是驳论,结尾就不宜用号召式,应采用贬斥式等。
14.电视谈话包括哪几种形式?
【答案】电视谈话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访谈式(或对话式)
访谈式评论与以访谈为主要手法的电视述评节目有所不同,它是由主持人(或记者)在演播室与谈话对象进行的一对一或一对二的访谈或对话的谈话体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或记者)以访为主,以提问为主; 谈话者以谈为主,以回答问题、表明态度、发表议论为主。其访谈对象,多为公众关心的新闻人物或某方面的专家及权威人士,谈话中容易营造较为和谐的交流气氛。
(2)座谈式
座谈式评论是主持人(或记者)邀请有关方面的政府官员、专家权威或各方面代表人士,在演播室就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和进行探讨的谈话体节目。这些意见往往相互启发、补充,对论题的探讨也往往较为全面和深入,谈话具有较为明显的交流感与互动作用。
(3)论坛式
论坛式评论是由主持人在演播室现场主持,由特邀嘉宾和部分受众直接参与,就社会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