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司解散
【答案】公司解散是指己成立的公司,因发生法律或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而停止其积极的业务活动,并开始处理未了结事务的法律行为。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三大类:一类是一般解散的原因; 一类是强制解散的原囚; 一类是股东请求解散。
2. 法律部门
【答案】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各个不同的法律部门的有机组合便成为一国的法律体系。法律部门的特征包括:①法律部门是一个法学概念,也是组成法律体系的一种客观的基本要素。②某一法律部门可以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为若干个独立的子部门。③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构成法律部门和子部门的基本要素是法律制度及相应的法律规范的总和。④组成法律部门和子部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具有多来源性和总和性,反之,同一法律制度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法律部门中的具有相同或相近调整属性的法律规范所组成。
3. 私营企业
【答案】私营企业是指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有法定数额以上的雇工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在我国,这类企业由公民个人出资兴办并由其所有和支配,而且其生产经营方式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4. 流转税
【答案】流转税又称流转课税、流通税,指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流转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各种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5. 经济法的实施与经济法的实现
【答案】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被遵守、适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的过程、方式和手段。它是将经济法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使抽象规定具体化的过程。而经济法的实现是经济法实施的目的,它是指经济法规范在现实中得以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的现实结果。
6. 证券
【答案】证券是一个涵义很广的概念,它是用以表明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债权的凭证的统称。证券持有人凭证券所载内容有权取得相应的权益。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证券做不同的划分,从证券的内容上证券可以分为商品证券和价值证券,价值证券又分为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证券法上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我国主要证券立法中证券的范围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券以及其他经国务院依法认定的证券。
7. 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
【答案】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有关机构对指定的或者所属的国有企业财产的经营管理实施监督管理的活动。它具有以下特征:①实施监督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有关部门或有关机构。②监督管理的对象是国有企业财产的经营管理活动。③这种监督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保障国家对企业财产的所有权,落实企业经营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和市场竞争主体,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监督管理主要是通过立法、基础管理和监督检查等方式对国有企业是台依法经营进行监督,绝不干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8. 税收保全
【答案】税收保全是指《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在规定的纳税期限之前,对由于纳税人的行为或者某种客观原因,致使以后的税款征收不能保证或难以保证而采取的限制纳税人处理或转移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的措施。
二、简答题
9. 价格法律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按照《价格法》的规定,国家价格管制措施是价格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1)政府在经济常态下对特殊商品的价格进行限制(即制定和调整固定价格或者指导价格); (2)对重要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 (3)政府在经济异常情况下临时干预价格,包括集中定价权、价格冻结等; (4)政府对重要商品价格的调整和管理,包括限定差价率、提价申报和调价各案管理等; 建立商品储备制度(5)确立价格调节基金; 价格监测制度; 政府的其他价格管理活动。
10.简述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1)国有资产管理法,是指调整在国家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主要有对国有资产的授权营运、经营管理、收益处分以及对国有资产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查处等各类国有资产管理行为进行的规范。
(2)国有资产管理法的特征
①国有资产管理法是一种财产法与管理法相结合的法律制度。a. 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
容要确认国有资产的权属,明确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主体,并通过立法明确该所有权的客体,从这个角度看国有资产管理法是财产法。
b. 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其大量实体内容是以管理为中心来展开,所以它又是管理法。②国有资产管理法是以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实施为中心内容的法律制度。③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渊源是由众多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
11.简述横向限制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横向限制竟争行为,是指处于同一生产或流通环节的、经济水平相当的企业之间通过协议,以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特定方面。
横向限制竞争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固定价格的协议、控制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协议、划分市场和消费者的协议、联合抵制协议、行业协会的限制市场竞争行为。
横向竞争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横向竞争行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当事人处于同一生产或流通环节,或同为生产者,或同为销售者,或同为购买者。
(2)当事人之问的经济实力应当是相当接近的,只有实力相当才能达到平等的横向限制,否则,将形成滥用经济优势地位,而非横向限制了。
12.简述我国国有资产形成的主要力一式。
【答案】我国的国有资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形成:
(1)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经形成的资产,包括国家投入形成的资本及其收益;
(2)国家依法或依权力取得和认定的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包括:
①依法没收的官僚资本和敌伪财产;
②依法宣布为国有的城镇土地、矿藏、海洋、水流、森林、草原等;
③依法赎买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依法征收征用的土地; 依法没收的其他财产;
⑤依法收入的罚金罚款; 依法认定和接受的无主财产和无人继承的财产等;
(3)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拨入经费形成的资产; 第四,国家接受馈赠形成的资产,包括公民、团体、企业、公司等馈赠于国家的财产以及外国友人、团体、政府赠与我国的财产。
13.简述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计划调整的条件。
【答案】(1)计划批准后,各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应积极组织实施,各企业和基层单位应切实按照社会需要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实施,涉及指令性计划的单位应保证计划的完成,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修改或拒不执行。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法定程序正式批准后便具有法律效力,一般不作修改或调整。只有遇到下列特殊情况时,才能修改或调整计划:
①发生特殊重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原定计划任务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