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大学法学院F1902政治学综合(中国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国际政治系统
【答案】国际政治系统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但国际政治系统更强调这种有机联系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国际政治系统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际政治系统,又称一般的国际政治系统,主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也可以称为国际关系体系。狭义的国际政治系统,主要特指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国际政治格局。
2. 霍布斯主义
【答案】霍布斯主义是把国际关系描述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国家行为是不受任何道义或法律的限制的,国家遵守协定只是出于权宜之计。在这样一种国家相互争斗的竞技场上,国家利益是相互排斥的,战争是最典型的国际行为。
3. 国际政治运动
【答案】国际政治运动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带有民族主义内涵的政治斗争常常会形成的运动。这类运动所涉及的群体都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要么谋求民族分离,建立新的国家,要么谋求激进的政府变革。
4. 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
【答案】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是指2013年6月美欧双万商定的建立新的贸易体制的想法,计划在2014年前完成初期的谈判。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欧等传统大国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发展停滞,而欧洲则更因为债务危机使欧盟内部经济活力下降。美欧为了发展经济,走出困境,遂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建立新贸易体制,恢复经济; 其次,由于新兴国家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美欧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地位下降,双方均希望制定新的贸易规则,重夺全球经济主导权。
协定内容为:在美欧之间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减免关税,促进贸易往来,改善投资环境和贸易壁垒,若双方之间能成功建立新的贸易体制,将包含全球GDP 的二分之一,大大拉动双方经济发展。
但由于具体的规则制定,评价标准的差异,加之“棱镜门”事件加深美欧互疑,这一协定的谈判曾一度停止。
TTIP 的建立将有力促进美欧之间经贸往来,从而推动其经济发展,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外溢效应”,对当前中国的贸易和当今贸易规则等形成冲击。
5. 国际政治学
【答案】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包括国际社会、行为主体、政治关系和一般规律,其中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战略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法学、外交学等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此外,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
6. 全球主义
【答案】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全球主义是通过资本与货物、信息与思想、民众与军事力量以及与环境和生物相关的物质的流动而实现的一种涉及洲际相互依存网络的世界现状。这种现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所涉及的是联系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联系。②在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网络中可能包括各种各样的联系,但其中必须包括跨洲的联系。只有地区的或国家间的联系不是全球主义。③与相互依存一样,全球主义是多维现象,既有经济全球主义、军事全球主义、环境全球主义,也有社会与文化全球主义。
7. 国际非政府组织
【答案】国际非政府组织是私人的国际群体和协会,它们共同追求跨国的利益。同政府间组织不同,非政府组织不是由政府发起、支持或指导的; 它们是不定期地由来自不同民族的公民群体组织、资助和管理的。例如,比较著名的有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大赦国际、核裁军委员会、绿色和平组织等。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现在还没有一个得到比较普遍认可的界定。
8. 非国家行为主体
【答案】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相对于国家行为主体而言的,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小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它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广义的非国家行为主体还包括具有较强行为能力的国内组织、国际社会运动,以及国际社会特殊的个人因素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府间组织构成的二要素。
【答案】政府间组织的构成,可以说必须有三个要素:
(1)成员国之间要有合作的政治意愿,这是国际政府间组织能够存在的前提与基础;
(2)组织之中要有一定的结构或形式,这是保证组织稳定性的条件;
(3)组织要有一定的运作机制,包括组织的宗旨、权力、职能、活动方式和议事规则,这种运作机制可以体现组织的某种自主性。通常,组织的这三个要素是体现在一定的条约、协定或章
程中的。这些条约、协定或章程,构成了组织的基本制度。
10.什么是国际关系行为体?
【答案】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发挥影响的政治实体。这种政治实体可能是主权国家,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诸如国际政府间组织(IGOs 、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s ), 种族集团、跨国公司、地方政府、政党甚至个人。以往,人们在谈到国际关系行为体时,习惯于对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加以区分,现在则比较多地使用“多层次”或“多元”的概念。
11.什么是国际体系? 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答案】(1)国际体系
国际体系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指某种社会系统。任何国际体系都是围绕着某种问题形成的,存在着某种“问题领域”。作为体系的界定性标志,“问题”构成了一个体系不同于其他体系的主要区别。
(2)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体系的几种不同的解释
①从单元的层而来讲,由于每个行为体基于自己的利益,都有多个“问题”需要通过国际互动来解决,因此会以不同的互动构成不同的体系。因此,在国际关系中,从整体上来说存在着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元体系。
②由于行为体为谋求自身利益参与国际互动存在复杂的情况,因此国际关系从整体上来说,呈现的是一种多体系并存的复杂局面。针对国际行为体围绕不同的问题进行互动和构成不同体系的现象,有学者提出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多元体系”的概念。这一概念是对当代国际体系的一种很好的表述。它强调了体系的问题基础,以及多元体系并存在的现实。
③多元体系的存在来源于多元问题的存在。由于行为体(特别是主权国家)都是多个体系的参与者,而它们参与互动的国际间题存在各种联系与相关性,因此在不同体系之间就形成了复杂的相互联系,呈现为一种相交叠或交织的状态。
12.怎样认识非传统安全? 有可能对非传统安全进行界定吗?
【答案】冷战结束后,就全球局势而言,军事安全的紧张性缓解了,诸如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成了全球安全问题的新焦点。
(1)非传统安全的类别
目前世界各国所而对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大体上包括这样几个类别:
①发生在国家行为体之间的政治军事层面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诸如经济制裁问题、资源争夺问题和武器非法出口问题等;
②发生在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问题,诸如恐怖主义问题、民族分离问题、跨国犯罪问题、网络攻击问题和人权问题等;
③发生在国家行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问题,诸如环境退化问题、传染病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