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研究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丧葬习俗,融合,嬗变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匈奴、羌、羯、氐、敕勒、高句丽、柔然、賨、山越、蛮夷、獠等众多的少数民族十分活跃。各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使汉民族吸收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同时也加快了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各民族的改革进程。作为少数民族改革中的重要部分,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丧葬属于社会风俗的一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各个民族的丧葬习俗不仅对于民族学的研究,而且对于促进丧葬改革、移风易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例如棺椁制度、葬法、随葬品以及封树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突厥、鲜卑等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丧俗鲜有涉及。因此对活跃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的葬俗进行全面考察尤为必要。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葬俗,尤其是在多民族的早期,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这种差异也是研究民族源流的重要依据。弄清当时各民族的丧葬习俗的特点对于探讨这些民族的源流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借此确定古墓葬的族属问题。
魏晋南北朝又是各个民族交流、融合的时期,各个民族在发展自己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吸收汉民族的文化,使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增添了新的特点,同时各民族的葬俗在各个时期不断发展变化,并且更加地系统化、完整化。各个民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所处的地理环境、地区环境的不同,再加上原始的宗教信仰、民族传统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民族丧葬文化。对当时活跃于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的丧俗进行较为全面的考证,找出这一时期各个民族丧俗的嬗变和新的特点,不仅对于研究少数民族族属、族源有重要意义,而且也能一窥少数民族葬俗与当时经济、政治发展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改变陈旧落后的风俗,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本文着重运用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结合的方法,对活跃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进行系统论述。本文共分为六部分。首先概括这一时期主要少数民族及其丧葬习俗概况,通过运用考古发掘总结少数民族墓葬制度进而分析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和宗教渗透对民族葬俗嬗变的影响并进一步总结这一时期北朝葬俗对后世特别是隋唐丧葬制度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