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商周青铜壶研究

关键词:商周时期 青铜壶 定名与功用 类型学 分期断代 器物组合

  摘要


青铜壶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历经了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西周起青铜壶在墓葬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春秋中期以后,在墓葬的礼器组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秦汉墓葬礼器组合中不可或缺的器物,因此对青铜壶的研究很有必要。以往学者对于青铜壶的研究,多为青铜壶资料的收集整理,或是对青铜壶在时代上作以排列,又或对于青铜壶的器物分类作以笼统的划分,研究不够深入具体。也有偏重于青铜壶一个方面或某一单个器物的单一性研究,对于青铜壶这一器类进行系统性论述的文章尚且少有,而对于商周时期青铜壶的研究性文章更是罕见。由此,本文将前人对青铜壶器物收集整理的研究作为基础,加之对考古材料的充分结合,运用类型学、考古地层学、统计学及文化因素分析法等,对商周时期青铜壶进行综合研究,分别对青铜壶的定名与功用,商周时期壶的形制演变、分期、在墓葬中的组合关系及各区域间的特征等方面,做深层次的探讨。希望通过论述,可以对商周时期青铜壶这一类器物作以全面的认识。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整理北宋至今一千多年来对商周青铜壶的研究概况,了解青铜壶研究在各个时期及阶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对于商周青铜壶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青铜壶定名与功用。首先总结了前人对青铜壶定名和功用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列举具有自铭的青铜壶的形制情况,并以此为轮廓区分出青铜壶的形制划分标准。并根据青铜壶在出土墓葬中与其它器物的位置关系及组合关系。由此证明青铜壶在商周时期的器物功用的不断转变。
第二章,青铜壶与其他器物的区分,长期以来青铜壶由于数量庞大,器形繁复,因此在历代的研究中多有将青铜壶认作卣、尊等器的现象,亦有将缶、鈚、觯等器物认作青铜壶的现象,因此本章将青铜壶的判断标准作以隶定,将青铜壶与卣、鈚、觯这三类器物,在近代墓葬发掘报告中容易混淆的现象作以分述,为之后的商周青铜壶的类型学分析划清界限,以求更准确的对商周青铜壶作以研究。
第三章,商周时期青铜壶的类型学分析。主要以科学发掘出土的青铜壶作为分析对象,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器物形制上体态的不同,将其分为圆壶、方壶、提壶,这三大类,另外将一些形态特殊的青铜壶单独列举。在圆壶、方壶这两类青铜壶中,根据器耳、颈、腹、圈足等的区别,进行型式划分。提壶则根据器物提梁所在的位置及形态等区别,进行型式划分。由此,理清了青铜壶的形制演变规律。
第四章,商周青铜壶的分期与断代研究。根据青铜壶自身形制的演变,结合出土墓葬及同出器物的形制特点等因素,将商周青铜壶的发展演变过程分为十一期,按照青铜壶流行器形的发展消亡进行了阶段划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期至第三期(商代早期至西周早期),第四期至第七期(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第八期至第十一期(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并对每阶段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发掘报告对于所发掘墓葬,笼统概括的断代问题上的作以推断并明确。
第五章,出土青铜壶的墓葬分析及组合关系。本章按照科学发掘的、完整没有受到盗扰的出土青铜壶的墓葬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墓室面积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按照墓葬面积进行排序,以时间早晚为主线,对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墓葬中,青铜壶所构成的器物组合方式及组合关系的变化作以研究,从而了青铜壶在不同地位等级的墓葬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在器物组合中的地位,组合方式及器物功用的变化等。由于各朝及各方国件的礼制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青铜壶的组合关系的阶段划分上,也遵循各历史时期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期至第二期(商代早中期至商代晚期),第三期至第五期(西周早期至西周晚期),第六期至第八期(春秋早期至春秋晚期),第九期至第十一期(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并对每阶段进行分析。
结语,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提出一些尚未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期以后能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