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陕南秦巴山贫困山区农户家庭济发展模式研究——以T村为例

关键词:陕南秦巴山贫困区 农户家庭 家庭经济发展模式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长期贫困 暂时贫困

  摘要


本文选取秦巴山贫困区一个已脱贫的农村---T村---进行实地调查,探索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经济发展的模式,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本文属于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资料的收集分两个阶段进行,2011年1月份在该村做初步的探索调查;2011年10月份进行第二阶段的入户访谈。第一阶段的问卷资料主要了解了当地农户家庭主要的收入和支出来源;第二阶段的访谈资料进一步明确了地理位置对农户家庭经济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和家庭收入途径决定了农户家庭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两个阶段的资料,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T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以打工和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家庭发展模式;以打工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家庭经济发展模式;以农业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家庭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T村农户家庭处于脱贫后的发展起始阶段,该阶段需要依靠政府的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户家庭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通过政府提供的促进发展的项目来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存质量。

第三、以打工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家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出打工与照顾子女之间的矛盾,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但是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子女。

第四、把农户家庭近期的具体目标与政府的长远目标统一起来是地方政府和农户家庭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农户家庭在当地发展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同时,促进该村的发展,避免农村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