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2006含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006年新闻传播学基础试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4题×5分,共20分)

1、《钦定报律》

——1908年3月,清廷颁布《大清报律》,对报刊创办及禁载事项进行了严格规

定。1910年,清政府民政部对其进行修订,1911年1月改名为《钦定报律》,共有38章,另有四个附件,保存了原《报律》的主要内容。它规定:报纸创办实行注册加保证金制,实行市前检查制;禁止登诋毁宫廷、政体、扰乱治安的言论;禁止刊未经发布的谕旨、奏章;在国外出版者违反上述规定由海关没收销毁。

2、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

实。它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使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新闻选择的标准有四个: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3、传播模式

——所谓传播模式,就是一种旨在再现现实的传播理论的简化形式。传统的线性模

式,如拉斯韦尔的5W(who-says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和申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都认为,传播就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后来,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引入了反馈的概念,认为传播是一个双向性、循环性的过程。再后来,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和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把传播现象放到更加宏大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指出了社会系统对传播的影响和作用。可见,传播模式是随着传播实践的不断发展而趋向完善,并对传播理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奥斯邦

——1931年1月,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是中国境

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它由美国商人奥斯邦创办,呼号为XRO,发射功率为50瓦。播出内容有《大公报》提供的新闻,主要播放娱乐节目。因未经北洋政府登记批准,于同年4月停办。

二、简答题(3题×20分,共60分)

1、美国的“议题设置”与我国的“舆论导向”有什么不同?

答:上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传播媒介报道的重点与受众脑海中的重要题材之间高度相关;媒介所强化报道的题材与事件,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即大众传媒有建构社会现实的功能。议程设置研究在知晓层面上肯定了媒介的效果,从而为效果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地。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