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二)15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三)27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四)39 2017年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五)50

一、名词解释

1. 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

【答案】编码特定原则是指学习时对整个情境特征一起编码贮存的心理现象,即在学习时进

,如果检索时的内外在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行编码工作后(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时的内外在情境)

相似,则情境可提供额外线索,记忆较容易提取。

2. 白板说

【答案】自板说是将人初生的心灵比作一张自纸或一块自板,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是由后天的感觉经验获得的理论。由英国哲学家J. 洛克在其《人类理解论》中提出。他反对人的知识来自天赋观念的观点,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自板,没有任何观念。人的全部知识和观念都来自感觉经验,是后天获得的; 认为知识、观念来源于感觉和反省。

3. 意识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形式,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中比的监控。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①意识是一种知觉。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宫能。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整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从无意识

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

4. 视觉搜索

【答案】视觉搜索是指视觉系统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5. 元认知知识

【答案】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的组成成分,指主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即对影响认知活动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等方而的认识。一般储存在个体的长时记忆中,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以意识化或非意识化的方式对认知活动施以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即主体关于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的所有知识; ②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 即主体关于认知活动的任务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③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即主体对于完成某项认知任务需要的认知方法的各方面的知识。

6. 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案】自上而下的加工又称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己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与自下而上的加工相对。知觉者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刺激物意义的确定起一种定向作用,由一般知识引导知觉加工,较高水平的加工制约较低水平的加工。更多地使用在非良好的知觉条件下,可使人更好地处理一些刺激的双关性和不确定性。

7.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发散思维,也需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8. 问题情境

【答案】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而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一般来讲,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

二、单选题

9. 解决“河内塔”问题最有效的策略是( )。

A. 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

B. 算法策略

C. 逆向搜索策略

D. 选择性策略

【答案】A

【解析】问题解决的策略主要有算法和启发法两种。启发法又分为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和爬山法等。其中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因而它是解决“河内塔”问题最有效的策略。

10.以下属于人格结构中自我调控系统的是( )。

A. 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B. 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C. 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

D.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答案】C

【解析】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或自我调节)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因此也叫自我意识,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

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协调。

11.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

A. 触觉适应

B. 嗅觉适应

C. 暗适应

D. 明适应

【答案】C

【解析】视觉适应主要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12.要求被试回答有关自己的感受和信念的测验属于( )。

A. 最高作为测验

B. 典型行为测验

C. 非文字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D

【解析】投射是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

13.“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所反映的动机冲突是(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A

【解析】双趋冲突指两个吸引的目的只能选择其一时的冲突。双避冲突指两个回避的目的只能回避其一时的冲突。趋避冲突指同一物体对个体既吸引又回避时产生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指人们面对多个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作用时的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的是双趋冲突,因此,答案为A.

14.提出脑功能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学说的是( )。

A. 潘非尔德

B. 拉什利

C. 波伊劳德

D. 弗罗伦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