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831心理学[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陈述性记忆
【答案】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如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都属于这类记忆。
2.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3. 表象
【答案】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4.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发散思维,也需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5. 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
【答案】晶态能力(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液态能力(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急加工和问题解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6. 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主题统觉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创立的投射测验。它的原理是,当一个人解释一种含糊不清的社会性情境时,他就易于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特点。
在测验中,测验者会提供二十张图片,其中有些图片是比较抽象的,大部分则具体形象但模
棱两可,要求被评者根据呈现的图片中的人物和背景,用自己的理由编造一段相对完整的故事。然后由测试者根据默里提出的基本记分原则对被评者叙述的故事进行记分和解释。由于主观性比较强,所以此测验对测验者要求较高,且结果不易解释。但与其它投射测验比较,此测验的效度得到较多证据支持,被公认为较好的临床心理诊断工具。
7. 马赫带现象及机制
【答案】马赫带现象是指在视觉效应的研究中,发现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例如,人们在明暗交界处感到明处更亮而暗处史黑的现象被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
这种现象的机制是感觉神经系统中存在的侧抑制。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对方向上行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因此,单一感受细胞的神经电活动会受到周围细胞活动的影响。当人同时看明暗相间的区域时,明亮区域对感受细胞的刺激比黑暗区域的刺激强得多,明亮区域的强刺激会抑制与黑暗区域相对应的感受细胞的反应,这就加强了对明暗交界处的反应差别,形成强烈的感觉对比。马赫带现象属同时对比,是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
8. 自陈测验
【答案】自陈测验是指由受评者自己填写,受评者对照量表和各项目陈述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并作出程度判断的测验。自陈测验实施方便,可作团体测评,但要求受评者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单选题
9. 对儿童脑电变化的研究表明,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为( )。
A. 枕叶一颖叶一顶叶一额叶
B. 颖叶一枕叶一顶叶一额叶
C. 顶叶一颖叶一枕叶一额叶
D. 额叶一额叶一顶叶一枕叶
【答案】A
【解析】脑区成熟过程与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相吻合,即从控制低级心理机能的脑区到控制高级心理机能的脑区,儿童大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枕叶一颖叶一顶叶一额叶。
10.在老年期的各种感觉中,老化最明显的是( )。
A. 视、听觉
B. 味觉
C. 痛觉
D. 嗅觉
【答案】A
【解析】在各种感觉中,老化最明显的,是对人的认知活动作用最大的视觉和听觉,其次是味觉、痛觉等其他感觉。
1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 )阶段。
A. 感知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答案】C
,前运算阶段(【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2~7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岁)。
12.在经典的心理旋转实验中,因变量是( )。
A. 反应时间
B. 旋转角度
C. 再认数量
D. 回忆数量
【答案】A
【解析】库柏和谢波德心理旋转实验假设有两个任务,它们之间除了被知觉对象需要心理旋转的角度不同外别无差异,那么两者的反应时之差应当就是心理旋转完成两者问角度差所需的时间,故心理旋转实验是测定反应时的实验。
13.当灰色方形纸片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称为( )。
A. 对比
B. 后像
C. 知觉
D. 适应
【答案】A
【解析】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变化的现象。
14.童年期思维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 )。
A. 小学三年级
B. 小学四年级
C. 小学五年级
D. 小学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