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占优策略均衡
【答案】在一些特殊的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可能并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也就是说,无论其他参与人采取什么策略,该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是唯一的,这样的策略称之为占优策略。如表所示,通过对支付矩阵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A 、B 两厂商都是理性的,则这个博弈的结果是两厂商都做广告,即不管一个厂商如何决定,另外一个! 一商都会选择做广告。这种策略均衡称之为占优策略均衡。
广告博弈的支付矩阵
2. 消费者均衡
【答案】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人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其中入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的均衡。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的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簇可以覆盖整个坐标平面。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那么,当一个消费者面临‘条既定的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时,只有既定的预算线和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满足
第 2 页,共 29 页 。
3. 规模报酬递减
【答案】把生产产品的各种生产要素扩大相同的比例,所增加的产品产量比例或是大于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或是小于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或是等于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扩大比例的情况是规模报酬递增,等于生产要素扩大比例的情况是规模报酬小变,小于生产要素扩大比例的情况便是规模报酬递减。
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它可以表现为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等。
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4. 边际产量
【答案】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只有劳动L 是可变投入,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
假设生产函数连续且可导,从而可以用总产量对可变投入量求导得出边际产量,即
这样,在某一产量上的边际产量,就是该产量相对于总产量曲线上一点的斜率。
。
二、论述题
5. 用图形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答案】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具体推导过程如下所述。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有P=MR。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
,即: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 ,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 ,使得P=MC(Q )(Q )
成立,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 和厂商的最优产量Q 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山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到短期供给曲线
第 3 页,共 29 页
如图所示,当市场价格分别为P 1、P 2、P 3和P 4时,厂商根据P=SMC的原则,选择的最优产量顺次为Q 1、Q 2、Q 3和Q 4。SMC 曲线上的E 1、E 2、E 3和E 4点表示了这些不同的价格水平与相应的不同的最优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但必须注意到,厂商只有在P ≥A VC 时,才会进行生产,而在P 6.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由此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假定在一个实行开放政策的城市,职工有较大的流动性,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l )作图分析农民进城打工对该城市职工工资水平和职工工资总额的影响。 (2)根据所作的图分析农民进城打工对该城市雇用劳动力的厂商的收入影响。 (3)根据对前两问的回答,分析农民进城打工对该城市的综合影响。 ,因此均【答案】(l )如图所示。农民进城后,劳动的总供给增加,新的劳动供给曲线为S (总) 衡工资水平由B 点下降到D 点,从而引起城市职工就业人数从H 点下降到F 点,工资总额从S BCHO 下降到S DMSO 。 图农民工进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如图所示,由于厂商的收入 商的收入上升到S AEGO ,利润上升到S AED 。 (3)如图所示,大量的农民工进城首先引起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从而使得市场均衡工资水平下降,本市居民的收入和劳动者剩余减少(劳动者剩余从S BCO 。减少到S DMO ); 其次,降低的工资水平使得厂商可以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从而产品的供给增加,同时厂商的利润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劳动力市场上的社会总福利从S ACO 增加到S AEO 。 此外,在产品市场上,产品供给增加引起价格下降,从而使得消费者剩余和产品市场上的社会总福利增加。 总之,农民工进城打工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产生了积极作用。 7. 使用图形说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与均衡状态的特点,并与完全垄断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答案】(l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 第 4 页,共 29 页 ,即劳动的边际收入产出曲线(MR •MP ,利润为S ABC ; 当农民进城后,厂曲线)以下的面积,所以农民进城前,厂商的收入为(S A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