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835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东亚战后派

【答案】东亚战后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以战争为背景、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流派。东亚战后派文学的产生,是以1946年1月由七位评论家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为发端,以确立“现代的自我”的文学批评为先导,强调尊重个性自由,追求文学的主体性,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迈开了战后派文学的第一步。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在创作思想、艺术风格上不尽相同,但他们的主导倾向都是现代主义的。他们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舞台或背景,深入地剖析了战时和战后的日本人和日本社会。野间宏在日本战后派中很有代表性。

2. 《旧约》

【答案】《旧约》是犹太教圣经,也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旧约》原文为希伯来文,其内容主线是讲上帝与其子民希伯来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故事。后来从犹太教直接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两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随这两大宗教的传播,旧约全书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对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3. 《春香传》

【答案】《春香传》是朝鲜人民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最早产生于14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春香传》在朝鲜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样。故事讲述了艺妓成春香和贵公子李梦龙之间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根据不同版本的流传,两人的结局也不尽相同。它和中国的《红楼梦》、日本的《源氏物语》并称亚洲三大古典巨著。

4. 拜伦式英雄

【答案】拜伦式英雄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 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都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二、简答题

5. 简述西方文学中“希腊——希伯来”传统的主要内容。

【答案】(1)西方文学中的“希腊——希伯来”传统

西方文化有两大源泉,一是从希腊文化而来的科学、理性,二是从希伯来文化而来的信仰与社会型态。

这两种文明交替占据上风,又相互影响渗透,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后来者的创造,就形成了西方文明。希伯来文化中,摩西和耶酥是希伯来人的先知,他们为全人类创造了唯一神信仰的宗教和神学,创造了《圣经》的《旧约》和《新约》。希伯来人的祖先为全人类提供了神学,唯一神论的宗教和圣经。摩西和耶酥创造了属于希伯来文化的神学和宗教,“十诫”和“基督”也是希伯来律法的开始,他们的文化大都就表现在宗教伦理思想方面。希腊最早的文化大概是诺索斯文化,在爱琴海最南部的克里特岛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后来亚历山大国王大面积扩张土地,随着战争,希腊文化开始传播到印度河以西的广大亚洲和北非等地区。

(2)古希腊文学传统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最古老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无沦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具有首创意义,给后世欧洲文学以源源不断的滋养。

①浓郁的希腊民族的特征

古希腊文学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蕴涵着原始而质朴的精神、心理、情感与文化内涵。

②古希腊文学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思想

古希腊人被马克思称之为“正常发育的儿童”,其自由奔放的情感在古希腊文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与阐释,其神话中的众神具有人一样的外貌和性格欲望,是人对现实世界执著精神的投射。其塑造的英雄形象在能力和力量方面体现丁卓越的特征,歌颂了人的力量与智慧。其悲剧展现了人与命运的冲突,塑造了敢于反叛的人物形象,呼应着古希腊时期积极的现实主义精神。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其中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既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也构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精神内核。

③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

后世众多的作家都曾从古希腊文学中获取灵感,借鉴或模仿许多题材。在后世作家的再创造中,古希腊文学为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由此而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④古希腊文学取得的成就全面而巨大

古希腊文学体裁广泛,具有开创性。古希腊文学中出现了史诗、抒情诗、悲剧、寓言、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为后世作家树立了典范。古希腊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既有浪漫主义的神奇瑰丽,又有现实主义的真实客观,为后世创作提供了借鉴。古希腊文学理论发达,出现了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文学观,和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文学观,各自开启了此后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总之,古希腊文学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这既是因为其本身的成就,也是因为它在西方文学与文化中处于源头之一的地位。

(3)希伯来文学传统

《圣经》作为古希伯来文学的总汇,《旧约》留存了占希伯来人的神话、传说、史诗、史传、小说、抒情诗、智慧文学、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等文学类型。古希伯来文学的主题主要呈现为“惩罚与拯救”和“以赛亚意识”。《新约》文学:新约文学分为福音书文学、纪事文学、书信文学和启示文学四种类型。其文学特征表现为:

①浓郁的希伯来民族的特征《旧约》和《新约》都具有浓郁的希伯来民族的特征,展示了希伯来民族历史的宏伟画卷,但同时也是地中海沿岸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旧约》文学受到了古埃及、两河流域地区、胖尼基等地文学的影响,《新约》文学则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

②宗教性和理想主义的统一《旧约》和《新约》都是宗教经典,其基本内容是对上帝的信仰。但是,其中寄托了古希伯来人和早期基督徒对社会理想的美好想象,就是上帝形象本身,也具有超越宗教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理想主义的精神实体。

③具有优美的情致、崇高的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圣经》文学保留了古希伯来民族口头文化时期的大量典籍,具有民间文学清新质朴的艺术情致。而出自早期先知之手的作品,则充满了雄辩、精巧和崇高的艺术风格。此外,灵魂渴望被救赎、赞美上帝等宗教感情贯穿全书,浓烈而具有激情,赋予全书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总体而言,西方文化文学流淌着“希腊——希伯来”传统的血液,浸润在两希传统的氛围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西方学人。“希腊——希伯来”传统不仅是西方文学的源头更是西方文学的土壤。它奠定了西方文学的思想主题和形式面貌,影响延绵至今。

6. 《第二十二条军规》如何体现黑色幽默的艺术特点

【答案】《第二十二条军规》反映的是二战期间,驻守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大队的生活。在这部作品中,海勒把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真实、闹剧与正经调和起来,以阴冷的、玩世不恭的幽默来嘲笑一切,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使人在震颤中去思索,在喜剧中去悲哀。

(1)思想内容体现了黑色幽默

在思想上,黑色幽默的作家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痛苦而恼怒的深层体验。《第二十一二条军规》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了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美国空军部队的军营生活,无情地嘲讽和抨击了黑暗的现实,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危机,表达了人必须作出人生选择的思想。

①通过尤索林在美国空军的生活遭遇,揭示了战争的荒谬实质,美国军事官僚机器的黑暗和非人道,以及美国政治与军事政策的伪善本质。

②通过对军营黑白颠倒、生死难辨、美丑倒错等生活现象的描写,小说隐喻地表现了现代社会“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及其统治力量对人性的异化和扼杀,抨击了噩梦般的社会现实,揭示了世界和人生的荒谬性。“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统治集团力量和其荒谬实质的形象化体现,它将人置于无法反抗的境地,无视人的生命与存在,将世界变成一个疯人院,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