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开大学金融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

【答案】委托—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一旦出现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其后果不仅是委托者的利益受损,也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因为在不发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的情况下,社会将生产出较高质量的产品。

由委托人—代理人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2.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Phillips curve theory)

【答案】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957年的统计资料提出来的关于工资 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验规律。菲利普斯曲线指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

,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 ),菲利普斯增长率高。因此,如图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 )

曲线(PC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 菲利普斯曲线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

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他们既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也不同意货币主义的说法。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 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只能是一条垂直线。

3. 有效汇率指数(effective exchange rate index)

【答案】有效汇率指数,又称为“有效汇率”,指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汇率。有效汇率与双边汇率的关系类似价格指数与各种商品价格的关系,因此又称汇率指数。它反映了一种货币价值的总体 变化趋势。汇率指数的构造方法是:

(1)选择一篮子有代表性的货币。通常选择一些与本国对外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货币作为计算基础;

(2)确定每一个双边汇率的权重。根据所选择的权重标准不同,汇率指数的计算有下列几种方法:

另一种解释:

有效汇率指数是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作为权数的指标主要有劳动力成本、消费物价、批发物价等。其中,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反映的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该国货币汇率的总体波动幅度。一国的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汇率,另外,一国货币在对某一种货币升值时,也可能同时对另一种货币贬值,即使该种货币同时对所有其他货币贬值(或升

,其程度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人们开始使用有效汇率来观测某值)

种货币的总体波动幅度及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中的总体地位。以贸易 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的公式如下:

4. 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答案】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是金融互换根据标的不同划分的两种形式。金融互换是在约定的时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按照商定条件,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约。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以同种货币同样的名义本金为基础,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

据浮动利率计算,而另一方的现金流则根据固定利率计算出来的;

货币互换是交易双方根据互补的需要,以不同种货币的同样筹资本金和固定利率为基础,进行债务或投资的本金交换并结清利息的互换交易。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都可以分散风险、降低互换双方的筹资成本。

5. 以汇率为指标(exchange-rate targeting)

【答案】以汇率为指标也称为钉住汇率,是一种有助于保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策略,是使用有力的名义锚来保证物价稳定。它的形式可以是,将本国货币的价值固定于黄金等商品,也可以是将本国货币的价值同美国等通货 膨胀率较低的大国货币固定在一起。

二、简答题

6. 简述利率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理论及其运用。

【答案】(1)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债券的到期收益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该结构可通过利率期限结构图中的曲线即收益率曲线来表示,也就是说收益率曲线表示的就是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它反映了在一定时点上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指标有两种,即资金缺口和利率敏感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是指那些在一定时限内到期的或需要根据最新市场利率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与负债。资金缺口为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差。利率敏感比率为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比。即:

资金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利率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2)这一理论的主要运用便是银行管理者根据利率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变化的预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増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银行在短期内有主动控制权的资产和负债,如联储资金、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可变利率放款等。

7. 说明混合型通货膨胀理论。

【答案】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共同作用而带来的商品与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的上涨过程。这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考虑,因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往往是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政策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政府对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进行需求干预治理的结果。当发生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时,假定社会总需求不变,工资和物价会螺旋上升,失业増加,产量下降。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政府此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总需求,失业和产量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物价会进一步上升,从而形成所谓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