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向导》周报

【答案】《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至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蔡和森、彭遴志、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主要撰稿人。《向导》周报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周报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 《实际应用新闻学》

【答案】《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民国时期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的新闻理论著作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被称为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开创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新纪元。邵飘萍先生时为北京新闻界著名记者,把他主办的《京报》作为会员实习的基地,积极参与并指导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实际应用新闻学》就是将其讲课时的讲义整理改写而成的。他撰写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3. 中央通讯社

【答案】中央通讯社1924年4月1口创立于广州,直属于国民党中央党部,也称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新闻科。1927年随北伐军迁至汉口。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蒋汪合流,中央通讯社于1928年迁往南京,与1927年6月15日在南京创办的蒋介石系统的中央社合并。初创时期的中央社规模很小,播发稿件不多,内容贫乏,质量不高,报刊很少刊载。1932年5月,中央社不得不进行改组,提出“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三大方针。由国民党中宣部秘书萧同兹担任社长,网罗人才,充实编采队伍,并装设当时最先进的收发报机,自行收发电讯。从此,中央社规模迅速扩大,除南京总社外,还先后在上海、汉口、北平等地建立分社。到抗战爆发前夕,中央社已在国内设立分社、办事处34处,在国外设立机构4处,每天播发中文电讯稿8000至1.2万字,向全国250家报纸供应新闻稿。此外,中央社还与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哈瓦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