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朝日新闻》
【答案】《朝日新闻》是日本的代表性报纸,在知识界和社会中上层影响较大。报头系中国隋末唐初的文化人欧阳询的手书笔迹。1879年由木村滕、村山龙平创刊于大阪,1888年进入东京,1919年实行股份公司制。该报早刊通常40个版,发行820多万份,晚刊16版,发行380多万份,合LI 一1212万余份。作为媒介集团的“朝口”,还出版一系列其他报纸、杂志和书籍,拥有许多企业。
2. 《新莱茵报》
【答案】《新莱茵报》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在德国工业中心科伦创办的大型德文政治性日报。这是一份面向大众的大型日报,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对于欧洲大革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当时工人政治组织的力量不够强大,报纸的副标题定为“民主派机关报”,以民主派左翼的身份出现,但它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无产阶级性质,实际上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
3. 新闻价值标准
【答案】新闻价值标准,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发现、选择、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标准,即新闻价值属性。新闻价值标准是事实得以成为新闻事实的特性,包括五个要素,分别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兴趣性。具体而言,①时新性,是指客观事实发生的时间性和在时间性基础上事实内容的新鲜性; ②重要性,是指事件或现象的重要程度; ③显著性,是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显要性; ④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与收受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 ⑤兴趣性,要求新闻事实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具有非常态、人情味和情趣性。
4. 选择性理论
【答案】选择性理论是大众传播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指受众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选择性理论的存在说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并不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性,大众传媒并没有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左右受众的力量。
二、简答题
5. 简述新闻自由与新闻调控平衡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答案】新闻自由与新闻调控平衡的意义:
(1)通过必要的调控以确保新闻自由的实现,从而保证新闻自由的合法性与适度性。只有这样的新闻自由,才能使新闻传播活动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才能使广大公民借助新闻与信息的传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