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长安区韦曲镇幸驾坡村方言研究

关键词: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幸驾坡村,音系,词汇,研究

  摘要











                                                                  摘 要幸驾坡村位于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西南神禾原北侧,距老韦曲区委所在地约5 里。村下潏河流过;村东紧邻西京学院,南邻贾里村,西偏南为杜永村,西偏北为鲁家湾,隔潏河北偏西为水磨村,西北方向约3 里为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村住宅面积396 亩,人口1351 人,共378 户,65 岁以上老人有85 人。18 岁以下人数有221 人。本文在大量实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对韦曲镇幸驾坡话语音作了较详细的记录和描写。论文由5 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言,概述了韦曲镇幸驾坡村的地理、历史、人口和长安方言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幸驾坡村方言音系,描写了该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编写了方言的单字音节表。第三部分是同音字汇。第四部分是韦曲方音与中古音的比较,展示了韦曲方言音系的发展特点。第五部分是方言分类词汇及其特点。本文研究表明,幸驾坡话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有26 个,分别是:p p?m pf pf? f v t t? n l ts ts? s t? t?? ? ? ? ?? ? k k? x? Ø;韵母41 个,分别是:? ? i u y ? i? u? y? o uo yo ? i? y??r ? æ iæ uæ ei uei ?u i?u ?u i?u æ? iæ? uæ? yæ? ?? i?? u?? y??ɑ? iɑ? uɑ? ?? i? o? y?;有1 个成音节n.。单字调有4 个,依次是阴平31:高天猪居,阳平24:台泥魂云,上声42:宝米母语,去声55:泰气混遇。韦曲镇幸驾坡话两字组的连调模式有19 种(不包括轻声),有5 种变调模式:3 种前字变调,后字不变调;2 种前字不变,后字变调。4 种单字调都可以读轻声,轻声调值不固定,有2 个变体: 21、1。轻声常出现在语气词、词尾、助词中。儿化韵有8 个:?r i?r u?r y?r ?r i?r u?r y?r,按韵腹分?r、?r 两类。儿化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阴平+儿变读211 调;阳平+儿变读243 调;上声+儿不变,读42 调;去声+儿变读42 调,与上声调相同。儿化音节的声调还受连调模式的影响,主要是阴平+阴平连读变调模式①31+21②31+24③24+31 的影响,如:“兜兜、蛐蛐”按变调模式①,则儿化音节声调变为31+21;按变调模式②,则读31+243; “药方”按变调模式③,儿化后读24+211。轻声音节儿化后的声调与轻声调相同,读21 调,或略有延长,读211,如:板凳42+0,后音节儿化后声调变为42+21;媳妇31+0,变为31+211;豆腐干55+0+0,变为II55+0+211。古全浊声母在韦曲幸驾坡话的演变符合“平送仄不送”的演变规律。中古全浊声母仄声字在今幸驾坡话中有部分读送气音,泥来两母中不相混,不分尖团。端组声母逢细音韵母全部变为送气或不送气的舌面前塞擦音? 或??。中古蟹摄的开口一二等韵部分字今读为单元音æ,中古效摄的复元音韵母在幸驾坡话中存在着单元音化倾向,中古咸山深臻4 摄韵母完全变成鼻化元音,宕江曾梗通5 摄字今有后鼻音韵尾?。与普通话相比,幸驾坡话声母多4 个:pf pf? v ?。唇齿塞擦音声母pf pf?来自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多数字属合口二三等字,少部分属效咸宕江摄的开口二三等字;唇齿浊擦音声母v 来自微、日、以三母;后鼻音声母? 来自疑母。普通话中所没有的4 个韵母是y? yo ? iæ,分别来自麻韵、药觉韵、铎麦韵、皆衔韵。普通话中二合元音ai 韵在幸驾坡话中对应的是单元音æ,如:待来买外。无前鼻音韵尾。中古的平声在幸驾坡话中按古清浊分为阴阳两类,全浊声母上声字变为去声。入声字除了个别字外,全部读为阴平和阳平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入声字读阴平,全浊声母读阳平。不合声调演变规律的字有394 个:阴平141 个,阳平59 个,上声134 个,去声60 个。本文收录幸驾坡话词语3230 余条。量词“个”的使用范围比较大;词语的儿化与普通话不一致,整体上讲儿化词比普通话要多。“的”在人称后可以表复数或表限定;“里”有虚化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