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实施哪些发展战略?

【答案】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实施的发展战略包括:

(1)工业化战略

工业化影响农业现代化的方式有:

①工业化影响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工业部门提供的技术投入是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 ②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业生产者对机械和生物投入的需求;

③工业发展增加非农业部门对劳力的需求;

④下业专业化和分工使下业部门生产的现代农业投入成本不断降低;

⑤工业经济通过提高支持农业研究的能力,扶持农村普通教育和生产技能教育的能力,支持发展更有效的交通和通讯系统的能力。

(2)城市化战略

推进城市化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①城区对农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不增加农场土地面积的情况下扩大生产,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②城市就业机会增加,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人口,为农场规模的扩大和收入的进一步提! 高提供了可能性。

③城市化可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进而有助十农场的扩张和现代化。

④城市中心为普及教育、增加旅游交往提供了机会,使农村人口更多地接触到新事物、新概念,拓宽了农民的活动面,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变化。

⑤城市市场为农村提供了范围广泛、日益增加的各种工业消费品,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市场化战略

现代工业的大发展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市场化打下了基础。在现代农业阶段,进入农业交换领域的有最终产品及各种农产品、各种中间产品、劳务和消费品以及其他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形成了农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共同发展的景象。现代农业赖以运作的市场基础不仅包括了国内市场,而且也包括了国外市场。主要内容包括进口、出口,形成、实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现代化大农业。

(4)农业保护战略

农业政策需是以“绿箱”政策为主的农业政策组合。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在解决农业公平发展和外部性的同时,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农业保护政策为实现公平目标所引起的效率损失。

(5)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主

要靠市场来解决,而社会和环境问题则主要靠政府的政策来解决,但市场和政府的政策不是截然分离,而是需要相互配合,互为前提。

2. 什么是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一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资源的限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在增加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条件下,可使其产生更大的效果。

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

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积累,才能为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科技和文化以及从事体育、娱乐活动,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

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代表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高,即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较高。

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可以使农业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剩余农产品,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需要,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可从农业中解放出大量劳动力,满足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需要。

3. 你认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哪些问题?

【答案】(1)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的问题

①依赖现象十分突出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希望政府资金扶助,依赖现象十分严重,且依照政府部门来设置机构,行政化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不想办法在筹备阶段就要求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否则无法启动。

②规模较小,带动性不强

农民专业合社人多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首先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其次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最后是由于它们多数停留在种植、养殖等一些低层次服务上,合作层次不高。

③办社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大多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很少围绕“产业能人”,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基本由所在村的村干部,或是自身素质稍微突出一些的成员担任,其中管理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不足5%。

④融资渠道狭窄,举步艰难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组织,一般自有资金来源于入社农民缴纳的会费,资金实力非常有限,融资渠道相当狭窄,季节性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而各类商业银行基于专业合作社运行的不可预知性,出于自身资金安全原因,往往不愿意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

⑤内部运行机制极不规范

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小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社员受益小,虽然在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资金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挥。

(2)对策与建议

①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章程,强化企业化管理;

②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发展力度;

③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

④拓展服务功能,引进先进设备,切实提高科技含量;

⑤充分发挥龙头、大户示范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化,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

⑥革新金融体制机制,完善融资渠道。

4. 试分析影响生产经营者供给质量安全食品行为的主要经济因素。

【答案】影响生产经营者供给质量安全食品行为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1)所获经济利益的大小

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食品质量安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获经济利益的大小。只有当生产经营者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食品能赚得预期收入,并且一旦欺骗性地提供低质量的食品就将失去这一收入时,才能停止欺骗而提供高质量的食品。

(2)经营目标的长短与成本收益的比较

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长短期日标选择和成本收益比较是影响其是否实施质量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如果生产经营者树立了长期的经营目标,生产经营低质量食品被发现的概率增大,则会趋向于生产经营符合质量要求的食品。

(3)经营规模的大小与专有资产的多少

经营规模的大小和专有资产的多少是影响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何种质量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不仅具有大量有形的专有资产投资,而且还拥有品牌或名牌等无形资产,具有严格质量管理体系。

(4)声誉机制的建设

声誉具有提供激励、抑制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作用,是掌握信息的一方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