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治理模式;产权

  摘要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公司治理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核心与关键。本文从公司治理的内涵入手,对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即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产权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做以介绍与评价,并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两种主要模式,即美英市场主导型模式和德日内部控制主导型模式,做出系统的分析、比较和评价,并揭示出一些对改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在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公司治理时,要科学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存缺陷,借鉴国际商业银行良好公司治理的原则和经验,结合我国特定的经济条件、法律制度、文化传统,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
本文分四部分阐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
第一部分:从理论角度分析公司治理问题。首先从公司治理的内涵开始,对委托代理理论、现代产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其与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质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建立一种可以有效激励、规范不同权利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衡体系,从而为以后各部分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对商业银行治理模式和标准进行国际比较,总结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重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研究中采用对比分析和归纳法阐述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寻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模式和通用标准,并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重构将是一个充分尊重国情,并汲取国际一般准则和国际先进经验,不断自我完善的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第三部分: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存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首先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存问题的成因,并借鉴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经验教训,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重点阐述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模式的构想:从治理主体角度出发应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从治理体制角度出发应是以内部人监督为主同时兼顾外部人监督的公司治理模式,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当以内部人监督治理模式为蓝本,同时借鉴外部人监督模式中关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做法。
第四部分: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在上述治理模式基础之上,提出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具体对策:一是实施产权制度创新,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为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奠定基础;二是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建立股东代表大会制度,建立高效权威的董事会,进一步强化监事会职能;三是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完善多元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强化信息披露,增强管理透明度,发展和完善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机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强化银监会和证监会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管,加强金融法律建设,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