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二)11 2018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三)19 2018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四)28 2018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五)35

一、简答题

1. 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的地位体现为:

(1)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中的重要的一环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止于“纸上谈兵”,而要通过努力实十,达到人人共享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福利的理想目标。这样,社会工作的实践就既有宏观的政策研究与制订,又有在中观与微观层面对社区、团体及个人的直接服务。

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机会,使学生亲身实践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原则,使学生能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把它“做”出来。也就是要进行社会工作实习。

(2)社会工作实习是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有机部分,在专业训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专业养成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是为着专业养成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过程,学习是它的基本特性。

①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

②社会工作实习是一种临床实习。

③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

④实习教育不同于志愿服务。

(3)社会工作实习是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一环

社会工作实习会工作实习的目标就是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机构的功能,在实务工作情境中增进专业素质。社会工作者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与实务能力、专业自主与专业自我、专业意识与专业价值观和应变与成长能力。

①整合课堂所学理论与实务工作,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实务工作能力

②发展专业自主能力

③增进专业自我

④培养专业意识与专业价值观

⑤培养反思、批判精神,促进专业成长

2. 简述监狱化对矫正社会工作的影响。

【答案】监狱化对矫正社会工作的影响主要包括:

(1)标签论与贬降仪式标签论认为,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是因为社会成功地给他贴上了罪犯的标签。

(2)贬降与监狱化

①监狱化:由于犯人之间的接触是被限制的,贬降仪式实际发生在监狱管理者与罪犯之间,即罪犯在监狱管理者面前,放弃他以前的几乎所有社会角色,接受囚犯的角色和价值观,按照监狱要求的囚犯的行为方式来行为。

②监狱化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

a. 接受监狱的规范、价值和囚犯的角色,完成自我贬降的过程;

b. 接受犯人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价值和犯人的亚文化。

(3)监狱化与矫正

①监狱化的作用

a. 由于监狱化,罪犯个人的自我观念被破坏,个人自我观念中被掩盖的、不被社会认可的那一部分内容被暴露出来,这是罪犯个人反思自我、接受矫正或改造的前提。如果个人不被贴上罪犯的标签,他个人的自我观念中不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那一部分就被掩盖起来,他就会维持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观念,或戴上一个为社会所接受的“面具”。贬降和监狱化不仅要摘掉他的“面具”,而且还要毁掉他的自我观念和自尊。

b. 由于监狱化,罪犯个人正常的社会化过程被阻断,他被强行从形成他犯罪行为的那个社会环境中隔离出来,迫使他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这也是迫使他接受矫正或改造的前提。

②监狱化产生的严重后果

a. 监狱化破坏了罪犯的自我观念和自我价值观,并从此给他们深深地打上耻辱的烙印,使他们完全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在犯罪的生涯中越陷越深;

b. 监狱化造成的个人正常社会化阻断会加剧罪犯回归社会的困难,由罪犯标签导致的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以及个人强烈的耻辱感,会毁掉他们重新做人的动机和信心,激起他们与社会为敌的邪恶欲念;

c. 监狱化导致犯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抵消丁矫正的成果或使其沾染新的恶习。

③在监狱化的过程中,罪犯和看守之间的对立导致监狱管理的严厉和严格以及监狱官僚体制的僵硬,使罪犯和看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缺乏人情味。这样,在监狱化的过程中,留给矫正工作的空间就极为有限,监狱化反过来又限制了矫正工作的展开。

3. 什么是矫正社会工作? 它与矫正工作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案】(1)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矫正社会工作也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

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涵义:

①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②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的福利服务;

③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④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2)矫正社会工作与矫正工作的联系和区别

矫正在司法领域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使用频率。矫正工作是从实践的层面讲,指的是国家行刑机关为预防罪犯再次犯罪而进行的活动。

①两者的联系:

a. 从功能看,两者都是为了防止罪犯再次犯罪而进行的活动;

b. 矫正社会工作是矫正工作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矫正社会工作是矫正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结合。

②两者的区别:

a. 从性质上说,矫正工作是一种刑事执法活动,而矫正社会工作则是一种助人活动;

b. 从事工作的主体不同,矫正工作的从事主体是司法人员,而矫正社会工作的从事主体则是社会工作者(司法社工);

c. 矫正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的引导,在其工作中体现了专业社会工作接纳、尊重、个别化等价值理念,运用了个案、小组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而矫正工作没有具体的价值方法的指导。

d.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有犯罪者还包括其家属、家庭等,而矫正工作是针对犯罪者一个人进行的;

4. 简述社区矫正的工作制度。

【答案】社区矫正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

(1)接收制度

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看守所在法律文书生效后的7日内,将矫正对象的各类法律文书及其相关材料送达其长期固定居住地司法所,并责令矫正对象在法律文书生效后5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办理登记手续。

(2)管理制度

公安机关要依法加强对矫正对象的管理,对不服从教育矫正的矫正对象及时采取训诫等措施,对脱逃监控的及时抓捕,对重新犯罪的及时处理,确保不脱管、漏管。

(3)教育制度

司法所要逐一对矫正对象进行分析,制定矫治个案。通过定期谈话、专家心理咨询、社会帮教和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矫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