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总明观”设置于南朝( )
A. 宋
B. 齐
C. 梁
D. 陈
【答案】A
2. 1905年清政府设立( ),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 教育部
B. 学部
C. 国子监
D. 大学部
【答案】B
3. 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试“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伦理原则
【答案】D
4.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 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
B. 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C. 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 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理解程度。教育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
科技和人口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人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仔细分析ABCD 可以发现,除了B 选项,其他的都不符合题意,A 的意识是班级授课制对义务教育的作用,C 是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负面影响,D 选项指的是教育对个人的功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 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
A. 自然后果
B. 作业的作用
C. 感官教育
D. 游戏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感官教育。她极为重视感官教育,其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专门设计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在实施感官教育时,蒙台梭利强调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感官教育主要针对儿童的敏感期而拟定,而敏感期的出现是服从个体发展节律的,故应根据这种发展节律设计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感官教育。在感官训练上可采用分解的办法,把复杂的整体分解为简易的几部分进行练习。
6. 提出人性“日生日成”观点的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颜元
D. 土夫之
【答案】A
7. 美国利用庚款兴学在中国兴建了什么学校? ( )
A. 京师学堂
B. 清华学堂
C. 天津学堂
D. 福州学堂
【答案】B
8. 《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部书的作者是( )
A. 龚自珍
B. 林则徐
C. 魏源
D. 冯桂芬
【答案】C
9. 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达是( )。
A. 行动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B. 研究过程不需要理性指导
C. 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D. 强调对行动的反思
【答案】D
【解析】行动研究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有学者将行动研究简要地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因此,可排除BC 。A 项表达错误,应该是研究过程就是行动过程,行动过程不一定是研究过程。
10.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 )
A. 小学低年级
B. 小学中年级
C. 小学高年级
D. 初中
【答案】A
【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11.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 )。
A. 科学化
B. 集权化
C. 学术化
D. 法制化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了对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他的教育行政制度改革的掌握程度。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仿照法国教育行政模式,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蔡元培以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取代了原来的的教育行政制度,目的是希望中国的教育更加学术化,但两年后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就被废除,因为这样的行政制度的改革没有达到教育行政学术化的要求,反而使教育学术官僚化了。蔡元培首次提倡行政、学术一体化,以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理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