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吡啶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钴和铂族元素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

  摘要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吡啶偶氮类试剂的合成及应用发展情况,讨论了取代基对试剂性质的影响,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新试剂 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一Br-PADMA).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试剂的质子化常数。研完了试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考查了5-Br-PADMA,5-(5一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_2-PADAT)及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_2一PADMA)的分析性能。实验发现,它们可与钴、钯、铑、铱等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所生成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先度性质,据此建立了分光先度法测定它们的新体系。 一、Ir(Ⅲ)-5-Br-PADMA 在PH4.7-6.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5-Br-PADMA可与铱(Ⅲ)形成稳定的2:l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1×1 0ˉ4L·molˉ-1·cmˉ-1。铱量在0~8ug/10m 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干扰可用EDTA加以消除。 二、Co(Ⅱ)-5-NO_2-PADAT 在PH5.0-6.5酸度范围内5-N0_2PADAT与钴(Ⅱ)形成2:l红色配合物。加入无机酸后色泽加深,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l.4 8 X 10ˉ6L·mol-1·cmˉ-1。钴浓度在0~3.2u g/10ml内服比耳定律,所拟方法是目前测定钴灵敏度最高 三、Pd(Ⅱ)-5-NO_2-PADMA 在0.4 5~1.2moI·Lˉ-1盐酸介质中,钯与5-NO_2-PADMA形成l:2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1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4 × 10 ˉ4 L·nol-1·cmˉ-1,钯浓度在O—l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方法是目前测定钯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显色体系之一。 四、Co(Ⅱ)、Rh(Ⅲ)-5-NO_2-PADAT 5-No_2-PADAT用作测定钴和铑的高灵敏度试剂,在586nm处钴及铑与试剂形成的配合物的吸光度具有很好的加合性。利用该试剂与钴、铑显色反应的温度差异,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光度法同时测定钴、铑的新方法。其灵敏度为8CORˉ588=1.488×lOˉ5 L·molˉ-1·cmˉ-1,ε_RHRˉ588=1.633×10ˉ5L·molˉ-1·cmˉ-1,钴浓度在0~3.2μg/lOmI,铑浓度在O~6.5μg/10ml内服从比耳定律。 以上各方法用于不同样品的测定均获得满意的结暴,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