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海洋学院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生物化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多酶体系。

【答案】多酶体系是指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催化一系列连续反应的酶体系。多酶复合体有利于细胞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多酶复合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几百万以上,一般分为可溶性的、结构化的和在细胞结构上有定位关系的三种类型。

2. 生物固氮。

【答案】生物固氮是指微生物、藻类和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固氮酶复合物把分子氮变成氨的过程。

3.

【答案】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自身可以合成的氨基酸,包括丙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丝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酷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合成途径一般比较简单,通过转氨、氨同化或由必需氨基酸直接转变。

4. 磷酸戊糖途径。

【答案】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细胞质中,由6-P-葡萄糖直接氧化脱羧生成

核酮糖,并进一步单糖磷酸酯互变,再生6-P-葡萄糖的过程。

5. 编码链(coding strand)。

【答案】编码链是指与模板链互补的那一条DNA 链,对于某一特定基因而言,DNA 分子中作为转录模板的那一条链称为模板链。编码链的碱基顺序与转录产物mRNA 的碱基顺序相对应(只是DNA 中的T 在RNA 中被U 取代)。

6.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pyrid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答案】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以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成嘧啶核苷酸,是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主要方式。

7. 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

【答案】杂交分子是指当两条不同来源的DNA (或RNA )链或DNA 链与RNA 链之间存在

第 2 页,共 30 页 NADPH 和5-P-小分子为原料,从头合

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的双螺旋分子,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8. 的二面角。

【答案】多肽链中,用. 表示;绕Ca-C 键轴旋转的角度常用表示,它们被称为单位的相对位置。

的二面角。的二面角决定了由连接的两个肽和都是单键,可以自由旋转。其中,绕键轴旋转的角度常

二、问答题

9. 请描述线粒体DNA 的结构特点。[中国科学院2007研]

【答案】与核基因组相比,线粒体DNA 有如下结构特点。

(1)线粒体DNA 对于动物来说,是单一的环状分子;对于大多数植物和真菌而言,线粒体DNA 很可能是 线形分子,虽然某些植物线粒体DNA 也是大环形分子。

(2)线粒体DNA 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成为核糖核蛋白,因此很少被压缩,大都呈松弛状态。 (3)线粒体DNA 中的非编码区(垃圾DNA 或内含子序列)明显少于核基因组DNA 。 (4)线粒体DNA 存在重叠基因,比如某些碱基作为两个不同基因的共享部分,或某个碱基既是一个基因 的末尾,同时又是下一个基因的开始。

10.简述尿素循环的过程和发生部位。

【答案】尿素循环的过程:

(1)在线粒体中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将氨和

(2)合成氨甲酰磷酸。氨甲酰磷酸与鸟氨酸形成瓜氨酸和磷酸;

(3)瓜氨酸出线粒体,进入细胞质,与天冬氨酸生成精氨琥珀酸,然后精氨琥珀酸裂解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精氨酸被水解生成鸟氨酸和尿素。

总反应为:

进行。

11.试述遗传学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

【答案】DNA 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分子,从而决定生物的表现型。另外,逆转录酶也可以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以及逆转录过程就构成了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12.已知

第 3 页,共 30 页 发生部位:前两步在线粒体中进行,可避免氨进入血液引起神经中毒,后续步骤在细胞质中

判断这两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如果这两个反应耦联起来能自发进行吗?

【答案】反应

两个反应耦联后的艮

P

不能自动进行;反应为各步反应

所以这个反应能够自动进行。由此可见,一个热力学上不利的反应如与另一个放能反应相耦联,总的则可自动进行。

13.如何通过实验证实在复制叉区域存在许多小片段(Okazaki 片段)?

【答案】用带标记的脱氧三磷酸核苷酸作为合成DNA 的原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加入碱溶液使合成停止,检查 发现标记出现在小片段DNA 上,追踪标记发现带标记的DNA 分子质量相同而且在细胞DNA 中占较多的比例。

14.简述酶法测定DNA 碱基序列的基本原则。

【答案】酶法测序的基本原理是把DNA 变成在不同碱基的核苷酸处打断的四套末端标记的DNA 片段,每套DNA 片段打断的位置位于一种特异碱基。例如:一个具有pAA TCGACT 的DNA 顺序,如果一个反应能使DNA 在C 处打断就会产生pAA TC 和pAATCGAC 两个片段;一个能在G 处打断的反应仅产生pAATCG —个片段,因此产生的片段大小决定于碱基所处的位置。当相应于四个不同碱基产生的四套DNA 片段并排进行电泳分离时,它们产生一个可以直接读出DNA 顺序的梯形区带,即与被分析链互补的DNA 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律,就可以得出被测DNA 链的顺序。

15.某研究者获得了一种新的小麦种质,他对该小麦种子中的含氮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为2.2%,计算该小麦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该研究者从该小麦种子中克隆到一种编码区长度为计算编码的蛋白质的最小相对分子质量。 序列分析发现该之和, 因此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答案】蛋白质中平均含氮量为16%, 蛋白质序列中氨基酸残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因而该小麦种子中蛋白含量:

因而该蛋白的最小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

16.下列蛋白质的混合物在什么pH 时电泳,分离最为有效?

(1)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

(2)肌红蛋白和胰凝乳蛋白酶原;

(3)卵清蛋白、血清清蛋白和脲酶。

【答案】(1)血清清蛋白pl=4.9,血红蛋白pl=6.8(4.9+6.8)/2=5.85,在时电泳,分离最为有效。点样时样品点在中间,血清清蛋白向阳极移动,而血红蛋白向阴极移动。

第 4 页,共 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