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税收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 )强调个人承担税收的数量应该与他从公共支出中受益的大小相联系。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多的, 多缴纳税收, 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少的, 少缴纳税收。
A. 受益原则
B. 纳税能力原则
C. 公平原则
D. 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受益原则认为, 纳税人纳多少税应根据每个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的多少来确定。孚受利多者应多纳税, 孚受利益少者应少纳税, 不享受利益者则不纳税。
2. 替代作用的大小在课征所得税的情况下由( )决定。
A. 累进税率
B. 边际税率
C. 累退税率
D. 平均税率
【答案】B
【解析】替代效应的大小, 在课征所得税情况下, 由其边际税率决定。如在计算总效应时, 累进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 比例所得税的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 所以累进所得税的替代效应大于比例所得税。
3. 纳税人有( )情形的, 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并依法缴清税款。
A. 合并、分立
B. 变更经营范围
C. 变更法人代表
D. 变更财务人员
【答案】A
【解析】关于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缴纳税款的情况:①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 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并依法缴清税款:②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 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③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 分立后的纳税人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BCD 三项, 变更行为发生时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 但并不需缴清税款。
4.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 下列不属于税务机关权利的项目是( )。
A. 调出发票查验
B. 到纳税人的生活场所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C. 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D. 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答案】B
【解析】税务机关检查权有六项, 其中场地检查权的“场地”指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点, 不包括纳税人生活场所。
5.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 由( )。
A. 税务机关责令停业整顿
B. 税务机关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C.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D. 税务机关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C
【解析】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经税务机关提请, 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6. 在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中, 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后, 应按条件加以审查, 并在( )内作出立案或不予受理的裁定。
A.7日
B.15日
C.30日
D.10日
【答案】A
【解析】税务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提起、受理、审理与判决。对于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 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后, 应该按条件审查, 并在7日内作出立案或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7. 发达国家一般实行以( )的税制结构。
A. 流转税为主体税种
B. 行为税为主体税种
C. 所得税为主体税种
D. 财产税为主体税种
【答案】C
【解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在税制结构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大多数市场经济工业国, 即经济发达国家, 其现行税制结构明显地表现为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一般表现为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特征。
8. 衡量微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是( )。
A. 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
B.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C.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D. 国民收入税负率
【答案】A
【解析】微观税负是从微观角度考察税收负担的指标。它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具体承受税负的程度, 也是在微观主体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重要依据。具体是指纳税人个体, 如单个企业、居民个人的税收负担。微观税负指标包括企业流转税负担率、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和个人税收负担率等。BCD 三项均属于宏观税负衡量指标。
9. 按照税负能否转嫁, 对税收进行分类, 可以把税收分为( )。
A. 流转税、所得税
B. 实物税、货币税
C. 直接税、间接税
D. 从价税、从量税
【答案】C
【解析】按照税负能否转嫁, 可以把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不能转嫁, 须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的一类税。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可以由纳税人转嫁给他人负担, 纳税人只需履行缴纳义务, 但并不真正负担税款的一类税。一般认为, 所得税和财产税是直接税, 商品劳务税是间接税。
10.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 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 应当在( ), 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管理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A. 办理注销之日起10曰内
B. 办理注销之日起15曰内
C. 办理注销之日起30曰内
D. 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
【答案】D
【解析】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 依法终止纳税人义务的, 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 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 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 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