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954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习环境

【答案】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

2. 信息

【答案】信息,指音讯、消息,是一个抽象概念,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信息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范畴,它随人类社会的演变而相应的扩大或收缩,总的来看信息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可以断定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范畴将进一步扩大。作为一个概念,信息的定义呈现出多定义而又无定义的局面。一般来说,与信息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词语包括约束(constraint ), 沟通(communication )、控制、数据、形式、指令、知识、含义、精神刺激、模式、感知以及表达。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

3. 网络课程

【答案】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4. 支架式教学

【答案】支架式教学,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习者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直到最后完全撤去脚于架。

5. 活动理论

【答案】活动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活动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人的意识与行为是辩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行为活动是辩

证统一的。

6. 情境学习

【答案】情境学习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7. 专家系统

【答案】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处理该领域问题。也就是说,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领域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那些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8. 电子档案袋评价

【答案】电子档案袋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性评价,主要是指收集学生自己认为能够证明自己的学习进步、创新精神和知识技能的成果,可以包括计划、中间过程的草稿、最终的成果、以及教师的评价、相关资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足迹,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9. 学习风格

【答案】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它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三个层面。学习风格的认知成分包括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冲动型和沉思型等; 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 学习风格的意动成分; 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倾向成分和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倾向成分; 其中,前三部分构成了学习风格的心理性层面,后两种则构成了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层面和社会性层面。

10.学习资源

【答案】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 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博物馆等。

二、简答题

11.教育技术运用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教育技术运用是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开发的产品走向教育教学领域、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实践性环节,又为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和评价提供实践依据的标准。一般来说,教育技术的运用范畴就是教育运用所包含的内容。

(1)教育技术运用的内容

教育技术运用的内容不仅包括媒体的运用,还有以下几个部分:

①学习资源和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利用

在学习资源的一切要素中教学媒体和新技术是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学习资源的利用主要指教学媒体和新技术在教学和管理领域的运用。

②革新推广

对于教育技术的运用而言,革新推广这个子范畴的重要性在于:促进革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尝试、采纳和运用新的教育技成果。在革新推广过程中通常要考虑四个因素:革新的特点、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

③实施和制度化

实施是在实际的环境中使用革新成果,目的是要确保组织机构中的个人对革新成果的合理使用。制度化是在一个组织机构中对教学革新成果的持续使用,目的是将革新成果整合到组织机构的运作机制和日常的工作中。

④政策和法规

政策和法规是影响和规范教育技术推广和使用的强制性规则和行为。政策和法规通常受道德和经济问题的限制,它们对实践的影响更大也更直接。

(2)教育技术运用内容之间的关系

对于教育技术运用的理论和基本要素,莫达伦总结出这一过程至少包含三个阶段:使用、纳入和制度化。使用阶段是最低端,运用意味着自发的对学习资源或者技术革新成果的一次性使用; 当学习资源或者技术被嵌入到更大的教学包或教学系统后,或者永久性的运用到课程中时,就进入到纳入阶段; 把教学革新嵌入一个组织的结构或文化中,就进入到制度化阶段。教育技术运用各子范畴之间的关系是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点—线—面的逐步深入,将技术运用从自发的转为永久性的,从一次性的转为在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并最终纳入到组织结构中,形成技术使用的制度化。

12.直接获取视频素材的方法都有哪些?

【答案】视频材料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视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直接获取视频素材的方法有:

(1)通过拍摄直接获取视频素材

硬盘式、光盘式和存储卡式数字拍摄设备的出现,让使用摄像机拍摄直接获取视频素材称为可能。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拍摄的视频以数字视频文件的形式存储在介质上,使用者不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