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学位]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3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更正
【答案】更正,是指新闻单位发现新闻差错以后,及时发表公告,对差错作实事求是的纠正。更正,首先是体现了新闻单位尊重事实,尊重受众,采取主动措施,恢复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消除不实新闻在受众中的影响,符合新闻规律和新闻工作的道德规范。在法律上,更正也是对侵权新闻的相对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也是发表失实新闻或有其他侵权性质各种作品的新闻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
2. 无罪推定
【答案】无罪推定,是指任何被指控犯有刑事罪行者,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有权被推定为无罪。“无罪推定”是刑事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一项核心权利,这种权利包含了犯罪事实必须由控方举证、疑罪从无和被指控者“不被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等内容。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关于“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规定,被认为是“无罪推定”的中国式表述。
3. 知情权
【答案】知情权被认为是从表达自由中引申出的一项“潜在”权利。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获得、知悉信息的自由和权利,而狄义的知情权仅仅指公民获得、知悉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知情权有消极权利(freefrom 和积极权利(freetoy 两种形式。消极权利是指对于已经公开的信息,公民可以自由地寻求、获取,国家、社会、他人只是承担了(消极的)不子非法干预、妨碍的义务。积极权利是指有关信息本来是应当让公众知悉的,但是现在它被控制在特定单位或人士的手里,知情权就必须借助特定单位或人士的积极行为才能实现。
4. 非专有使用权
【答案】非专有使用权是指被许可人获得的以一定方式不具有排他性地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的权利,换言之,著作权人自己仍然可以使用,也可以再允许第三人以同样的方式同时使用。非专有使用是共享性的使用,除法律有规定的以外,书面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授予专有使用权的,或者没有订立书面合同的,使用者只能取得非专有使用权。
5. 印刷
【答案】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报刊得以向公众传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传统报业中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
第 1 页,共 4 页